戒色不做痴汉

妙无菩提
妙无菩提
作者
3189
文章
0
粉丝
戒色心得评论阅读模式

痴汉,原是愚蠢之人的意思。现在慢慢被用在了某些男性身上,表示猥琐、意婬、骚扰等行为。

一说起这个词,你其实可以想象下,当一个男人眼神迷离的瞟着大街上的女人,或是直勾勾的盯着网上的色倩,张着嘴,口水都快流出来了。这副模样,不是一脸痴相又是什么呢?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16655.html

很多人平时就是这个样。意婬的时候,看色倩的时候,有时他们自己都没注意到,但却被别人或旁边的熟人看到了。

美色让男人变痴,董卓、吕布、西门庆,不同档次的人都有这种短板。

“痴汉”现在的词义是被av带偏了,从日文语义过来后,就表示流氓、性骚扰、性变态的男人。

比如在公共场合猥亵女性,伸咸猪手这样的人。

当然,也会表示一些在感情方面太偏执,钻牛角尖的人。例如为爱痴狂,没有你我活不了?失恋后不惜自我折磨,甚至用自杀相威胁的人。

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,很多朋友可能看过一个老剧,《康熙王朝》。

里面的顺治帝,就因为自己喜欢的妃子死后,伤心欲绝,扔下国家大事于不顾。

而顺治的法号?就叫行痴!

从这剧情来说,行痴这个法号真是恰当的诠释了顺治的行为。

他和现在有些,因为女人而寻死觅活的男人也差不多。当然不能全说他行为不好,一方面是个重感情的人,另一方面则有失于自己的职责。

当然具体历史上,有没有这么夸张就不知道了。不过据记载,顺治貌似真有“行痴”这么个法号。

通常来说,“痴”与“慧”相反,也是在佛教中常见的一个字符。我们戒色,要开慧,当然也要戒痴。

再谈人性五毒,“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”,我们这里又讲到了一个“痴”。

痴,对于人性来说,就是心性迷乱,变得愚昧,是非不明,尽干些有害于自己和他人事情的行为。

而更可怕的是,痴的人,往往还意识不到自己痴,甚至还反认为自己很精明。例如很多人压根不会察觉到,自己是在干坏事,行为对与不对?

比如,有些戒友以前邪婬了几年,竟然一直没发现行为有什么不妥,直至感觉到什么症状后才开始着急。

这就是“痴”,不仅行为痴汉,而心智也痴。

当然也可能是,行为的痴,长期滋长了心智的痴。

因为邪婬者总是一副痴汉的表现,心里只想着色倩、婬欲。看不到其他能让自己感兴趣,或变得开明的东西。

加上纵欲常使大脑疲乏,所以便愈痴愈醉,愈醉愈迷,愈迷更痴。成了一位由内而外的,货真价实的痴汉。

还有一些人,因为邪婬失去了太多,不忍清醒;或不舍婬欲,身体已有问题,却总想侥幸。

还骗自己说,邪婬无罪、手婬无害、适度没事。这也是痴,难以自拔,就是体现了那个词,叫如醉如痴。

马致远在《汉宫秋》还写到,汉元帝在见到王昭君之后,“得见了王昭君,使朕如痴似醉。”

所以,古人其实对色欲、痴心已有很多总结。痴心对应着妄想,痴心妄想说的就是不现实,惦记虚妄的事情。

反之就是实事求是,戒痴看清真实,戒色看到现实。不痴则明智,不婬则通达。

万恶婬为首!十种方法让你远离邪婬 戒色心得

万恶婬为首!十种方法让你远离邪婬

一清心地:心地能清,婬念就不会生。一般人心地常只有半时片刻清净,倘若要时时刻刻始始终终都保持内心清净、不生邪念,必须每日阅读道德善书,尤其戒婬的书刊文章,须每日早晚阅读十分钟或半小时,此外因果报应的书...
邪婬悔过向善的福报实例 戒色心得

邪婬悔过向善的福报实例

◎华亭人张某,年轻时曾犯邪婬,后来生了两个儿子都夭折。张某并且又得了肺痨病,长久都无法痊愈。有一次,张某看到了《丹桂籍》,书中注载了许多邪婬报应的案例,自己非常感慨和悔恨,就跪在神前发誓,永远戒除邪婬...
戒色三年的一些小建议 戒色心得

戒色三年的一些小建议

下面我想给一些还在戒色的人一些小建议: 1、一定要早起,很多人早上醒了又睡个回笼觉,这样更容易遗精和破戒。 2、戒yy,戒色y容易戒yy难,戒色y只要控制双手就行了,而戒yy太难了,一不留神婬念就会趁...
戒邪YIN!戒戒戒 戒色心得

戒邪YIN!戒戒戒

9月22犯了一次,忏悔!在这里,说一下我半年来的戒邪婬的小小心得,愿大家一起共勉!阿弥陀佛! 1,每次邪婬的念头一来,就不能放任不管,如果心里想,我只是稍微幻想一下,只是想而已,绝对不会手婬的,那这个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