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参老和尚:佛与菩萨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41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佛告坚净信“莫生高下想”:你不要认为佛说的就是一切法,地藏菩萨跟我一样的,没有高下,佛即是地藏。

所以在《地藏经》上讲,《地藏经》第二品,佛跟文殊师利菩萨说:地藏王菩萨他可以久已成佛,是因为他的愿力,他要度尽众生、方证菩提,这个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。在这个会上,佛对坚净信菩萨说:你是不是认为我说就对的,地藏王菩萨说得不对?错了,地藏菩萨已经是佛位了,不要生高下想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20376.html

因为一切众生不知道佛跟菩萨的区别,我们认为佛是高,菩萨就要低一等,这是凡夫心理。

例如说我们怎么样看待文殊师利菩萨?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,七尊佛他都教授他们、给他们当老师,而他久已成佛的。

还有观世音菩萨,咱们看他站在阿弥陀佛旁边,是侍者的样子——观世音菩萨久已成佛了。不要生高下想,不要以为佛就高、菩萨就低。这是我们凡夫妄想、分别,就连那个坚净信菩萨也有这种分别——这都是示现的。如果是坚净信菩萨有这种区别,还叫坚净信吗?他已经成就坚净信了,这是给凡夫作榜样的。

假使没有坚净信菩萨向佛这样说,那我们的心里——为什么佛不说,要找个菩萨来说——认为佛比菩萨要高一等的。因为我们修行就是经过菩萨位才能成佛,有这个高下想,所以把这高下想取掉。

有时候“垂迹”,垂迹就是把他的迹门所修行的显现。他说迹门的时候就是菩萨,说本门的时候就成就了、是佛。所以在《地藏经》上说,释迦牟尼佛跟地藏说:我并不是在这个世界都是现佛身说法的,我也示现菩萨、示现众生,九法界都示现。

因此我们大家也得有这个思想。像文殊师利菩萨化现个猪,这个在五台山,你看文殊菩萨故事当中,有个故事叫猪,他化现一个猪。那怎么知道文殊菩萨化现个猪呢?

有一个老修行,在山里头朝五台山的时候,他要下山了,碰见一个放羊的老头。放羊的老头给他写封信,说你拿着这封信,你在路上给我交给他、交给这个收信者。这个人就接受了,受人家托了,说你在路上一定遇到。他说什么地址?没地址,听见人家喊,你就给他。完了就交给他这封信,他就到那儿等。这个其实是文殊师利菩萨示现一个猪。

到那,他拿这封信,听见那个猪主人喊这个名字,他一看是个猪。这个老和尚想:管它是猪是人,给它就是了。“勃荷”这个猪,他把这信给这个猪,也不晓得看没看,猪这么一立,立起,猪就站起来了——猪本来四条腿,两条腿在地下,站着就这么死了。

那猪是文殊师利菩萨化身,那个山上的老和尚还是文殊师利菩萨化身,说你该回来了。别人打开信一看,信里头四个字:该回来了。那猪一站就死了。这是圣境,圣境就是圣人示现的境界。他什么都现的,化现化现,化现不是真实的,真实的是业。

因此佛跟坚净信菩萨说:你不要生高下想。就是说我们道友们不要生高下想。现在这个《占察业报经》是我讲,但是我们底下道友比我讲得好的多得很,不一定。不要生高下想,平等平等。

好景不常 学佛修行

好景不常

陆渊雷居士译释(出法句譬喻经) 【经文】世尊在罗阅只耆阇崛山,时有婬女,名曰莲华,善心自生,便弃世事,作比丘尼。独诣山中,行到佛所,未至中道,有流泉水,女因饮水,澡手照影,自见面像,姿妍无比,即便念言...
印光大师: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 学佛修行

印光大师: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

●持佛号时,杂念纷飞,此是多知多见,心无正念之现象。欲此种境象不现,唯专心痛念自己将欲命终,唯恐即堕恶道,励志念佛,了不起他种念头,久则自可澄清。(三)复丁普瀞书 ●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。习气少...
称念药师佛圣号可获五福 学佛修行

称念药师佛圣号可获五福

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自古以来,人类就在追求着五福。所谓的五福是哪五种呢?「五福」这个名词,原出于《书经》和《洪范》。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,大部分的人都听过「五福临门」这个成语,可是很少人真正了解...
一个懂得忏悔的人就是有福的人 学佛修行

一个懂得忏悔的人就是有福的人

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在佛法中,“忏悔”是进修的方便。忏悔罪业为日常修持的方便。即使没有学佛的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