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怀瑾:福与祸

妙无菩提
妙无菩提
作者
3213
文章
0
粉丝
传统教育评论阅读模式

世界上的事物,都有正反两个力量:有生,有克。生克是阴阳方面的说法,在学术思想上,则为祸福相倚,正与反,是与非,成与败,利与害,善与恶,一切都是相对的,互相生克。

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孰知其极?其无正。”这几句话很妙。 老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,祸与福是互为因果的。一个人正在得意时,就要知道得意正是失意的开始;而失意,却正是得意的起端。对于人生得失的感受,在于各人的观点看法如何。这就是哲学问题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20850.html

常听人说某人有福,但福为“祸之所伏”,看来有福时,可能祸就快要来了。我们中国有句谚语,“人怕出名猪怕肥”,猪肥了算是有福,可快要被杀了。人发财以后出了名,大家都知道,同时麻烦也就来了。一个人官大、名大、钱大,只要三者有其一,也就麻烦大,痛苦多了。

所以“塞翁失马,焉却非福”,这一思想,就是从道家老子这句话来的。祸害到了极点,福便来了;福到了极点,跟着便是祸了。这两件事是互为因果,循环交替而来的。但是“孰知其极”,谁知道什么是祸的极点,什么又是福的极点?人的一生中,万事都要留一步,不要做到极点,享受也不要到极点,到了极点就完了。

例如今天有好的菜肴,因为好吃,便拼命地吃,吃得饱到十分,甚至饱到十二分;吃过了头一定要吃帮助消化的药,否则明天要看医生。这就是口福好了,享受极了,反而害了肠胃。如果省一点口福,少吃一点,或者肠胃受一点饿,受点委屈,可是身体会更健康,反而有福了。知道了这个原理,则“其无正”,不要太正了,正到了极点,岂不就歪了吗?这也就是不要矫枉过正的意思。过正就是过分,就是会歪了。

一棵老树竟挽回了兄弟三人的情谊 传统教育

一棵老树竟挽回了兄弟三人的情谊

法昭禅师有一首偈子云: 同气连枝各自荣,些些言语莫伤情; 一回相见一回老,能得几时为弟兄。 弟兄同居忍便安,莫因毫末起争端; 眼前生子又兄弟,留与儿孙作样看。 这首偈子深刻的叙述了兄弟间的情谊何其珍贵...
戒戒色,养养生 传统教育

戒戒色,养养生

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载道,肾乃先天之本,负责解毒、排尿的过程,可以有效的将体内的毒素和垃圾进行代谢,维持五脏六腑的健康发展,养护人们寿命的长短。肾好,人健康,肾衰,百病滋生! 对于男性而言,肾脏可以起到至...
蔡礼旭老师:群书治要对现代人的意义 传统教育

蔡礼旭老师:群书治要对现代人的意义

尊敬的师父上人,尊敬的诸位宗教领袖,尊敬的诸位法师、诸位长辈、诸位兄弟姊妹们,大家下午好,阿弥陀佛! 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是孝道、是师道,我们的身命来自父母,我们的慧命来自老师。而我们师长他是我们当老师...
化解血光之灾的方法 传统教育

化解血光之灾的方法

作者:秦东魁 现在很多人听到大师一说自己有血光之灾,就恐慌、害怕,其实没有必要害怕,应该反省,反省什么?我有没有做短命的事情,有没有做招血光之灾的事情。 你要没做不用恐慌,你要做了怎么办?改正,就这么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