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化上人:你要是持戒律,就逢凶化吉、遇难成祥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9
文章
3
粉丝
传统教育评论1阅读模式

当阿难尊者出家的时候,他请问佛什么叫吉凶?这个“吉凶”,并不是帮人家算卦占相,说人的吉凶。这“事佛吉凶”,事是承事,是讲承事佛的教诫。

阿难尊者问事佛吉凶,佛当时也很简单地、很平实地答复他,说: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25929.html

“你能持戒这就是吉,你不持戒、犯戒这就是凶。”

因为佛在世的时候,比丘都要持戒。持戒就是吉祥如意,不持戒就是凶,就是会很不吉祥的。你要是持戒律就逢凶化吉、遇难成祥,不持戒律就是吉也变成凶,祥也变成不祥了,所以这个持戒律是要紧的。由这两句就知道,我们人要“诸恶不作”就是个吉,“众善奉行”也是吉。总而言之,我们都应该量力而为去做种种的善事。

在《易经》上说:“作善降祥,作不善降殃。”做好事就会得到好的果报,做不好的事情就会得到不好的果报,这就是吉凶生大业;做善就得到吉祥的大事业,做恶就得到凶的大事业,就有凶的事情发生。所以命运不是一定的,吉凶也不是一定的,只要你往好了做,你心一转变,什么都转变了!为什么不吉祥呢?因为心里不吉祥,所以就遇着不吉祥的事情。

《易经》开章第一义,说:“趋吉避凶,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。”假设命运逃不出去的话,吉何可趋?凶何可避呢?那里有吉的事情,你就可以到那个吉的地方去;那个凶的地方,你就可以避开它。命运如果逃不出去,怎么可以趋吉避凶呢?

什么是“众善奉行”?就是做好事、做善事,所有的善事都要做。众善奉行又有什么好处?那好处就多了!能得到“一切种智”的智慧。“诸恶不作”有什么好处呢?这个好处可大了!可以证得大涅槃,得到常、乐、我、净这涅槃四德。

可是众生偏偏就有这么一个坏脾气:教他做好事,偏不去做;教他做坏事,他很快就去做了。很奇怪的,众生的坏习气就这样,你教他不准做错事,他单要做去!不像做善事,你叫他做,他也不做。诸恶不作,你叫他不要做去,他偏偏要试一试,试试它到底有什么不好处,或者就变个方法去做那恶事。啊!试一试,将来就堕落了。唉!众生的习气太深了!

《易经》这种中国的学问,是妙到极端,深不可测。所有的天地五行、过去未来、人类的奥妙,这种种的变化都是深不可测。我们人可以知道《易经》的道理,但是不需要占卜,不要给人算卦、看相,尽给人说这些吉凶祸福的事情。为什么?所谓“君子问祸不问福”,君子不问福报,不问吉凶祸福的事情。因为君子不怕这个灾难,一切逆来顺受,所以不行占卜。“占”就是占卦,“卜”也是占卦的意思。我虽然爻卦,医、卜、星、相都涉猎过,可是我都不做。我也会批八字,但是我不批。为什么呢?这些不究竟。虽然也是真的,但是这是在路上走,绕弯子呢!

贫而不贪,福报现前 传统教育

贫而不贪,福报现前

贪会招祸,大家看“贪”字跟哪个字特别近?贫穷的贫。 贫而不贪,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。 历史当中记载“杨震四知”。杨震是汉朝人,当时他曾经提拔的一个人,王密,杨震刚好经过王密当官的地方,为了表示答谢,王密...
对传统文化的误解 传统教育

对传统文化的误解

有一个词,叫“人定胜天”,它真正的意思大家一直误解了。现在一般的理解就是人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界。真是这个意思吗?不是。这个“定”是指安定。安定什么?安定自己的本分,安定自己的身份。你是当老师的,就好好当...
蔡礼旭:什么是爱,什么是欲? 传统教育

蔡礼旭:什么是爱,什么是欲?

我们身为父母、长者,对于爱欲要分清楚,为什么?一定要跟孩子、跟年轻人讲清楚,不然现在男女关系非常混乱。 大家想一想,一个女孩子不懂得这些道理,又不知道拿捏分寸,结果会是怎么样? 我遇过一个女孩子才三十...
孝经白话注解 传统教育

孝经白话注解

孝经白话注解 关中严协和居士著 《孝经白话注解》出版的因缘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