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……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我们在生活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和阻挠,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。达摩祖师说:“修道行人,若受苦时,当自念言:我从往昔,无数劫中,弃本从末,流浪诸有,多起冤憎,违害无限。今虽无犯,是我宿殃恶业果熟,非人非天所能见与,甘心忍受,都无怨诉。”

逆境都不过是历劫业因种子的现行而已,一切的怨尤都是多余的,我们要抱着逢苦不忧、体冤进道、逆来顺受的心态,用同情心和怜悯心善待对方,加强自我修养,以德报怨,化解烦恼和敌意,这样就能减少许多烦恼,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罗蜜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27239.html

达摩大师说:“众生无我,并缘业所转,苦乐齐受,皆从缘生。若得胜报荣誉等事,是我过去宿因所感,今方得之,缘尽还无,何喜之有?得失从缘,心无增减,喜风不动,冥顺于道。”凡事随遇而安,知足常乐,就能将忧喜置之度外,洒脱自在地生活。

戒律包括止恶和修善两个方面:一是不应该做的就不去做;一是应该做的就必须去做。该止的不止是犯戒;该做的不做也是犯戒。“诸恶莫作”做到了,“众善奉行”做得不好,做得不够,那还没有达到持戒的完整要求。

有人问赵州:“什么人是七佛师?”赵州答:“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!”由此可以看出赵州禅师对念佛法门的态度。我们同样如此,既“弘净土也弘禅”,既有禅七也有念佛七,把修行法门统一在禅的基础上,互相圆融,互相补充,而不是互相矛盾,如同水火不相容。

古言:“一言可以兴邦,一言可以丧邦”。我们平常还能把握尺度,一旦发生争执就会口不择言,犯下妄言、绮语、恶口的过失。表面上只是一句话,实际上说一句好话,可以成就一人乃至千万人的善业和前途;说一句坏话,可以毁掉一人乃至千万人的善业和前途。

经云: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子是我母。”我们要把一切众生都当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来看待,有慈悲心,有爱心,有护念的心,你比我好,我应该喜欢;你比我差,我应该帮助。互相关怀,休戚与共,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。

有人讲修行是修心,只要心好就行了,于是放浪形骸,无视律仪,这是“狂禅”的一种表现。还有人修行只讲形式,吃斋叩头,不管心地是否清净,性格是否柔和,这仅是修行的一部分。修行是将身口意三业作为一个整体,全面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起心动念。

《地藏经》讲:“阎浮提众生,举心动念,无不是罪,无不是业。”可见当下这一念事关重大。修行人要时刻把握当下一念,要让每一念都清楚明白,毫不含糊。在无明烦恼刚要萌动时,就要用智慧的光照破它,不可随之迁流,起念不要紧,不觉悟就可怕。

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,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识。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,如白驹过隙,光阴迅速,日月如梭,人生苦短,要及时行善积德,存好心,说好话,行好事,做好人,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,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,将来有个好的结果。

培养念佛的兴趣 学佛修行

培养念佛的兴趣

精进与懈怠,这也是两个对立的。人为什么会懈怠?你这个工作没有兴趣了,当然就会懈怠。如果那个工作你很有兴趣,不要人督促,你日夜都不间断!凡是合你的兴趣,你就把疲倦给忘了,自然就精进。如果这个东西你不理解...
什么是三毒?三毒是什么意思? 学佛修行

什么是三毒?三毒是什么意思?

佛教三毒是什么意思? 三毒指的是贪欲、憎恨、愚痴。愚痴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一个。人生之所以痛苦,就是因为有贪、嗔、痴三毒的存在,贪让人永不满足,嗔让人产生恶意,痴让人产生错误的认知,错误的认知又会导致贪欲...
宣化上人:一有脾气事情就不顺利的原因 学佛修行

宣化上人:一有脾气事情就不顺利的原因

这一趟到来,见你们各位都很诚心的拜佛、念佛,还有礼忏,这是很好的。不过我对你们讲:“不论你是拜佛也好,念佛也好,礼忏也好,诵经也好,就是要把自己的脾气改了。” 有脾气的人就是苦,没有脾气的人就是快乐。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