嘎玛仁波切:五浊恶世,只有少欲知足才是无尽的财宝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1阅读模式

如果没有前世的福报,想获得暂时的温饱,都有极大的困难,就算再如何精勤努力,也不会如愿以偿,只会遭受痛苦。尤其我们现在所处的南瞻部洲,是业力积聚之地,而且值遇五浊恶世,烦恼痛苦与日俱增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人心越来越低劣,福报越来越少,佛法越来越式微,所有的苦乐、善恶、贵贱、贫富都没有定数。只有知足少欲才是无尽的财宝。

佛陀在《念住经》上说:“地狱众生感受炙热和冰冻之苦,饿鬼感受饥饿和干渴之苦,旁生道感受互相吞食和被劳役之苦,人道众生感受短命之苦,阿修罗感受争斗之苦,天人感受放逸散乱之苦。轮回就像是处在针的尖端,永远没有安乐的时候。”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28543.html

我们和家人、亲友之间,刚开始因为贪恋和执着,而无法修成法;后来互相成为怨敌,因为嫉妒和嗔恨而无法修成法;最后分离时,处于痛苦之中,也无法修成法。就这样,浪费了所得到的珍宝人身。所以说,子女、亲戚和朋友的关系,其实都存在着别离和痛苦的本性。

一般人死亡后,生前的善恶业是将会投胎何处的依据。如果生前乐于行善助人,会感受到宁静平和的景象,如果生前作恶多端,就会感受到种种迷乱的景象,令人惊惧不已。密勒日巴尊者就说过,罪业深重的人在死亡时,是开示因果不虚的最好善知识。有人不相信轮回说,以为佛教用善恶果报和轮回转生来吓人。其实,不管接不接受轮回的观念,善恶因果和轮回的事实,谁也无法避免,必然会面临这个定律。

目前像我们这样,自认为过着安乐日子的人,似乎没有感受到明显的痛苦。但是行住坐卧之中,所感受的一切安乐,都潜藏着痛苦之因,终究会变化而坏灭消失;而所作所为,都有我们不知道的恶业,这些都是未来痛苦的因,这就是行苦。

我们吃的五谷和蔬果,从耕田播种开始,经过浇水、施肥、喷洒农药到收成,过程中伤害了多少小虫?而从产地运输,直到煮熟上桌,又会制造多少恶业?即使喝一杯水,也要先煮沸,以便消灭水中的微生物。我们可以推想,现在我们认为幸福的所有事物,包括吃的、穿的,一切财物、食品、生活用品,都是通过造罪业才得来的。所以说,现在一切表面的快乐,都是行苦的本性。

什么是变苦呢?人拥有的快乐幸福,一旦失去时,就会变成身心之苦。从感受来说,就是乐受转变为苦受。不论是遇到意外伤害或天灾人祸,或是被人中伤诽谤,而失去了原有的幸福、安乐、财富和名誉,就是变苦。尤其当无常来临,所有的安乐会瞬间消失,代之而起的是烦恼与苦痛。生活中,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变苦,让人应变不及,备受痛苦。

苦苦,就是恶业所产生的各种痛苦,而且不断增加。就感受来说,是苦受增长。一种痛苦还没结束,另一种痛苦又来了,也就是苦上加苦,所谓“祸不单行”、“屋漏偏逢连夜雨”。 事实上,冷热、饥渴、疾病等,都是苦苦。从一出生,我们的身与心就感受这些必须不断满足的苦,而且会一直持续。在轮回中,都是苦上加苦地过日子,没有一刻清闲快乐。

只有破除我执,才有可能脱离轮回的樊笼

首先,要知道轮回流转之因,就是有漏的善业和不善的业。因此,放生、持戒、上供下施等一切善行,如果没有用三要行摄持,都是有漏的善业,不论行持多少,也是投生三善趣的因,无法脱离轮回。而不善业,就是做了十不善业为主的所有恶业,更不可能脱离轮回。进一步而言,这些有漏业的根本原因,就是“我执”,只要还有我执,就会永远不停地轮回。反之,若下定决心破除我执,就有可能脱离轮回的樊笼。

印光大师: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 学佛修行

印光大师: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

●持佛号时,杂念纷飞,此是多知多见,心无正念之现象。欲此种境象不现,唯专心痛念自己将欲命终,唯恐即堕恶道,励志念佛,了不起他种念头,久则自可澄清。(三)复丁普瀞书 ●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。习气少...
3年来真实学佛改命经历 改变命运

3年来真实学佛改命经历

学佛前的我 还记得3年前在生活中受了种种不顺的我终于承受不住了,当时觉得自己怀才不遇,遇人不淑,感觉自己的前半生怎么活的这样失败。去医院检查自己得了中度抑郁症。抑郁症这个病像个你抓不住也看不见的魔鬼,...
念佛改过行动指南 学佛修行

念佛改过行动指南

一、孝养父母 堂上父母为在世活佛,学佛者首要孝养父母,建议同修们在每逢年节时实行“顶礼父母”活动,为父母洗脚、捶背,帮父母干活、做家务。挣工资的师兄每月要定时给父母零花钱,给父母买喜欢吃的(活物除外)...
心里想什么就现什么 学佛修行

心里想什么就现什么

佛家常说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,诸佛如来觉悟了,悟的就是这桩事情,凡夫迷了,也是迷这桩事情。可是事实真相这里头没有迷悟,迷悟在人,悟了的人我们称他作佛菩萨,迷了的人我们称他作凡夫。可是,觉与迷受用不一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