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祸为福、起死回生的关键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9
文章
3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在一切时、一切处,一切境缘之中,修什么?修纯善的心,就像佛在经上讲的「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。起心动念要回光返照。这是初学。思惟我这个念头是正是邪?对这个社会、对大众,对对方是有利还是有害?这个思想、言语、行为,对方的反应是正面的,是负面的?如果我们能够观察微密,我们的思想不会有错误,我们的行为不会有错误,那就真的修行;把你错误的思想、行为修正过来。

善恶真的叫一念之差,果报吉凶祸福。一念善心,一个善行,你的前途一片光明,是吉是福;一个恶念,一点瞋恚,一念嫉妒,我们的前途是凶,是灾害,是黑暗。所以问题,你会不会?这日常生活当中会不会修?可见得会的人,这头头是道,左右逢源,无往而不吉利。不会的人处处都是障难,时时都有灾祸,苦不堪言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30340.html

吉凶祸福在哪里?实在讲都在自己一念,自己一念「正」,化凶为吉,转祸为福,有什么不好?你这个修行的功夫管用了,起作用。如果你不能忍,有一念瞋恨,有一念报復,大幅度的退转了,你在菩提道上被淘汰掉了。

念头转了,行为一定转,转恶为善。从哪里转起?从念头上转起,这个就是古来祖师大德常常教人修行从根本修!根本是念头,从念头上转,真的转过来了。

佛教给我们一个方便法,教得好,教我们起心动念为社会大众去想,不要想自己,尤其不可以想自己的利益;念头一动,就想到一切众生的利益,社会整体的利益,我们把念头从这个地方换过来,就转凡成圣,转迷成悟,转恶为善。就在这个地方转念头,这就好,这个方法妙绝了,这个方法就是从根本修。没有别的,就是把自私自利这个念头转过来,要真转!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。

凡夫起心动念这正常现象,要紧的是要立刻觉悟,你常常能够记住《止观》上所说的这个话:境界现前,我起心动念,烦恼现前了,迷而不觉了;我不起心动念,智慧现前了。怎么样转烦恼为菩提,就在一念之间,一念觉而不迷,烦恼就变成菩提,生死就变成涅槃,一转一切转,要转得快。

佛法就是教你会转,转迷为悟,转恶为善,转凡成圣,它就教你转,转变。为什么?它的性质不生不灭,把烦恼转过来就是戒定慧,要转得快。所以真正会转的人,他有没有灾难?他没有,因为他会转。他有没有生死?他没有,他真正得大自在。

吉凶祸福都在一念之间;一念正,离苦得乐;一念邪,苦难无边;都在这一念。佛法里面说到,一念清净平等,这是一念佛;念念清净平等,念念佛。这一句话是真话,我们为什么不保持念念清净平等?或者是在净宗修行方法里面来说,持名念佛,持名是方法,清净是功德,所谓是「一念清净一念佛,念念清净念念佛」。

不自在不是别人给你的,是自己造成的 学佛修行

不自在不是别人给你的,是自己造成的

知道一切法不可得,不可得你要得它,那不叫自寻烦恼吗?所以佛与大菩萨解脱了,他了解事实真相,对于一切万物没有一个得到的念头,知道什么都是假的。我们说得粗、明显一点,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、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...
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 学佛修行

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

大乘教里面常讲的「四缘生法」,如果没有缘不会成为一家人。缘很复杂,世尊善于教学,把很复杂的缘归纳为四大类,这个四大类就是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,这就说明六道里面的关系,因果的关系。 过去生中父母对这个...
修行修心,改造命运 改变命运

修行修心,改造命运

佛道是因为直取自性,直接从心的层面开始入手,所以一切的问题最后都可以找到心的原因。你为什么这样不愉快?你为什么纪念如此众多的仇恨怨怒?你为什么阴沉寒厉?你为什么遇到这样的不顺、那样的不如意?这些都可以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