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里想什么就现什么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41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佛家常说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,诸佛如来觉悟了,悟的就是这桩事情,凡夫迷了,也是迷这桩事情。可是事实真相这里头没有迷悟,迷悟在人,悟了的人我们称他作佛菩萨,迷了的人我们称他作凡夫。可是,觉与迷受用不一样,迷人不知道虚空法界是自己,不知道芸芸众生是自己,所以在这里面生起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造无量无边的罪业;所谓的罪业,就是与事实真相相违背。你所造的它会现相,相是怎么现出来的?佛说得很清楚,「从心想生」,这句话我们千万不能够疏忽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

所以宇宙之间千变万化,十法界依正庄严,是佛从归纳之后为我们解说,实际上法界是无量无边。无量无边的法界从心想生,心里想什么,它就现什么,所以想佛就现佛。大势至菩萨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这就是想佛成佛。想佛佛就现前,想菩萨就现菩萨,想什么就现什么,这话是真的吗?确实是真的,我们可以从现前,现在就能够试验出来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31123.html

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,「唯心所现」,心能现相,「唯识所变」,相剎那剎那在变化,为什么变化?识起作用。识是什么?是分别、是执着,也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妄想执着。因为妄想执着,那个相它就变多,起变化,所以佛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我们这个念佛理论依据,就是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你心里面想佛就现佛的境界,所以念佛就成佛

『念道之自然』。「道」就是讲的真心本性,佛法里头常讲真如本性。「自然」是讲心性的大用,心性的作用是自然的。这一句阿弥陀佛原本就是心性的德号,自古以来,此界他方,他方是指诸佛的世界,都是以念佛成佛,这是自然的,念佛成佛。又佛在很多大乘经典里面跟我们说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我们心想佛的时候,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,这是念道之自然。

为什么念佛能成佛。这两句话八个字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是心是佛是讲自性、是讲性德,是心作佛是讲修德,你本来是佛,现在又想作佛,这能不成佛吗?本来不是佛,现在要作佛,难!那做不到。本来是佛,现在又想作佛,很容易成就。这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。佛是究竟圆满的凡夫,凡夫修得究竟圆满就叫做佛,佛跟凡夫是一不是二。你要把性德迷失尽了,你就当凡夫,你一旦觉悟了就成佛。

这个名号的意思,全是梵语,翻成中国字的意思,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觉,无量觉。无量觉是自性,是我们的自性,念阿弥陀佛是念我们的自性。西方极乐世界法藏菩萨成佛了,他就用无量觉做他的名号,所以念这个名号,既念了法藏成佛,又念了自性的圆满大觉,自他不二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所以净业三福末后这一条「深信因果」就是说的这桩事情,深信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念佛成佛。

一切众生在阿赖耶识里面的业习种子都是圆满具足的。你说我们讲因,每个众生都有成佛的因,都有作菩萨的因,换句话说,也有堕阿鼻地狱的因,这个种子全有,人人都具足。将来你要是哪一道成熟,想到哪一道去,你明白这些事理真相,我们就有办法。佛给我们说出基本的原理,是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是佛法根本的原理。

关键在心想,想佛就成佛,不想成佛的就成不了佛。现在人想的是什么?名闻利养、财色名食睡,想的这个。伦理道德不想了,孝悌忠信不想了,祖宗、老师不想了,佛菩萨、神仙更不想了,认为那是迷信,你给他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不能接受,这就没法子了,做多少好事也不能往生,不相信!真的,难信之法。

而我们今天这个念头虽然念,念得不相应,你要问为什么不相应?我们念念当中有是非人我,念念当中有贪瞋痴慢,念念当中还有分别执着,这怎么能相应?不相应,所现的境界还是浊恶的境界,五浊恶世,现这个境界。我们讲浊恶不好,谁负责任?自己要负责任;我们的一生际遇不好,也要自己负责任,决定不能够怨天尤人。

古人教给我们,念佛一定要把生处转熟,熟处转生,也就是说,我们将念佛跟贪瞋痴慢要对换一下就好了,那就会成功了。它的原理是一切法唯心所现,一切法从心想生,所以念佛成佛,念佛作佛。

念的佛号是字字分明、句句清楚,心不离佛,佛不离心。念这句佛号,心里头真的有佛,我们心就变成佛,这心是佛心。

如果你这句佛号里面没有怀疑、没有夹杂、没有间断,哪有不成功的道理!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「都摄六根」,都摄六根就是不夹杂、不怀疑。不怀疑是摄意根,不夹杂是前五根,眼耳鼻舌身。功夫纯,效果不可思议!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,佛是这么念的。

印光大师:《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》 学佛修行

印光大师:《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》

人之修福造业,总不出六根,三业。六根,即眼,耳,鼻,舌,身,意。前五根属身业,后意根属心,即意业。三业者,一身业,有三,即杀生,偷盗,邪婬。此三种事,罪业极重。学佛之人,当吃素,爱惜生命。凡是动物,皆...
宣化上人:这样做,这一生土地都会来保护你 学佛修行

宣化上人:这样做,这一生土地都会来保护你

【复次观世音菩萨。若未来世。有男子女人,或乳哺时。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。亡失父母。乃及亡失兄弟姊妹。是人年既长大。思忆父母。及诸眷属。不知落在何趣。生何世界。生何天中。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。乃至闻名...
修行人婬心不断,必堕魔类 学佛修行

修行人婬心不断,必堕魔类

汝修三昧。本出尘劳。婬心不除。尘不可出。纵有多智。禅定现前。如不断婬。必落魔道。上品魔王。中品魔民。下品魔女。彼等诸魔。亦有徒众。各各自谓。成无上道。 ——《楞严经》 底下一段,佛给我们说明,你修行要...
过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 学佛修行

过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

《般若经》上常讲,「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不可以将这些法相放在心上,所有一切现象,都不要放在心上。对一切现象,不要生爱憎;顺自己意思的,不要有贪爱的心;不顺自己意思,也不可以有瞋恚之心。在这个顺境、逆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