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化上人:这样做,灾难就会消灭于无形。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1
粉丝
戒杀放生评论阅读模式

挽回劫运要戒杀

人心好,世界就好;人心坏,世界就坏,末日就将来到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31300.html

◎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三日开示于万佛圣城

“一切有为法,

如梦幻泡影,

如露亦如电,

应作如是观。”

一切有为法,就是一切有所作为,有表现,有形相的法,也就是世间法。世间一切一切都叫有为法,它的相对就是无为法。无为法不是如梦幻泡影,亦非如露如电。有为法是不究竟、不彻底,是无常的;无为法是无起灭,没有开始,也没有结束,它是无形、无相,无可表法。无为法有很多种,这里说的是无为而无不为,大造大化,这种无为法是很不容易修行,也不易明白的。

一般人都着住到有为法上,迷恋于世间法,所以从早到晚求名逐利,在飘荡的业海中随波逐浪,一不小心就被业风吹得无影无踪,而不知堕落到哪一道去?世界上人类这么多,但其他畜生类也不少,地狱、饿鬼更多。所以在人道里不容易站得住脚,因为业海浮沉飘荡,就把我们人吹得头昏脑胀,东西南北都分不清。

我们现在地球这个时代是末法时代,所谓“末法”,就是法快没有了,已经到末梢上了。因为人人都忘了根本的法,都在皮毛上追逐,结果愈追愈找不到真理。找不到真理,就想抓一个东西,抓一个假的东西--有为法,而对于无为法根本都不知道,连名词都忘了,所以就成为末法。

不但佛教是末法,其他的宗教也都往末法路上走。天主教从一九六三年起,有很多传教士都不守规矩,修女、神父、牧师也都变了。佛教也是如此,都跟着时髦时代转,这一转就转到末法时代。所以我常说:“世界到了末法,所有宗教人士要负全部责任。”

现在社会的教育也走样了,不像以前从事教育的人为教育而教育,想将青年人培养成世界的栋梁。古时候学者们兢兢业业,为研究学问而白首,不会想:“如何能在社会上出风头,做有名的学者或教育家?”他们完全没有这种思想。他们是研究怎样造就栋梁之材,移风易俗,将世界改造,这是古来学者的作风和精神。而现在的学者与教授呢?他们教青年人如何得到好名、利益。

古来学者是为“明理”,也就是以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”八条目,令青年人培养正当的思想,良好的品德。而现在的学者与教授,却鼓励青年人吃迷幻药,鼓励学生吃避孕药,不孝父母,做世界上出乎其类,拔乎其萃的“捣乱份子”。所以社会一天不如一天,所有知名学府的教授应负完全责任。尤其现在电视所播放的都是令人颠倒,往下流的节目。

由这点看来,人心不古,道德沦亡,这是有原因的。青年人站不住脚,没有定力,这并非一个因素造成的,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,这是很可悲的事。所以凡是宗教、教育人士,要赶快改变这种行为与思想,这样世界浩劫也许有挽回的机会;如果依然这样,而不加改善,世界末日就快要来临了。

那么有没有挽救的方法呢?有。因为一切唯心造。人心好,世界就好;人心坏,世界就坏,末日就将来到。如果想要没有末法、末日的来临,人人都应该打起精神,在狂风暴雨中从事救人的工作。这并不是说你舍去自己的生命去救人,而是要你将狂风暴雨停止。

各位看看,现在世界上到处都有天灾人祸、水灾、风灾、火灾、战争。因为这些大灾难而死亡的人不算,就拿小灾难来说,飞机失事、火车失事、汽车互撞等等,就不知死了多少人。这种种灾难的发生,都是人心戾气所造成,无有道德所促成的。但是每个人都还不觉悟,不负责任,反而把过错推到他人身上,没有一人回光返照说:“世界不好,是因为我不好。”都没有人这样想,所以世界一天比一天坏,一天不如一天。

所幸有个办法能改变,它既不费力,又不花钱。这个办法就是世界上所有人不食众生肉,都吃斋、戒杀、放生,这样世界灾难就会消灭于无形。所以吃斋是很重要的,这些灾难都是因为杀生而结下怨气,这种怨气充满宇宙,才形成种种灾难。人人若能戒杀、放生,不吃一切肉类,则人的暴力思想就会消除。为什么人那么暴躁、脾气那么大?就因为吃肉。因为吃肉会增加欲念,使人生瞋恨心,没有慈悲心。所以想要世界没有灾难,就要赶快戒杀、放生,不吃众生肉,以便挽回浩劫之将临 。

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劝人放生,自己受益 戒杀放生

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劝人放生,自己受益

宣传放生的好处 自己放生了三年,人生路上心态的变化很大。记得有一次与朋友见面了,觉得我的面相变得比以前柔顺了,性格也很好相处,问我有什么秘诀,我和朋友说我这几年都有抽空去放生,主要还是想让自己的社恐和...
杀生让老板沦为乞丐 戒杀放生

杀生让老板沦为乞丐

末学昨天晚上,在杭州城站火车站,底楼,候车厅外的,长椅上等一位朋友,朋友要晚上七八点钟才过来,所以时间非常宽裕,身边坐着几个流浪汉,就和他们聊了起来,原来他们那些人中有以小偷为生的,有以乞讨为生的,有...
昆虫草木犹爱护   戒杀放生

昆虫草木犹爱护  

宋朝的时候,有一对姓宋的兄弟,哥哥名叫宋郊,弟弟叫做宋祁。两个兄弟一起在太学读书,而且功课都很好,父母都为这两个儿子感到欣慰。 有一天,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僧人,僧人告诉他们两人说「依你们的相貌来看,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