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下的真谛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9
文章
3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我们活在这个世间是为一切众生,不是为自己。要是说为自己,那就是在这一生当中,了生死、成佛道,这是为自己。如果真的想了生死、成佛道,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必须放下。放下,要懂得放下的真谛,放下不是什么都不做,决不能错解名词的含义。

你要是错解,「好,我一切都放下,什么事都不干。饭也不吃,水也不喝,统统放下了」。放下是心里面的念头放下,恢復真正的清净心。事随缘,有缘就帮助众生,没有缘,不必攀缘,不要找事。缘成熟了,我们认真努力多多的修布施供养,我们尽心尽力为别人服务、为别人工作,这就是布施供养。外财施,内财也要施。内财,我们的智慧,我们的能力,我们的劳力,为一切众生服务,这都是修布施供养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31412.html

佛家讲放下,不是你所想像的,你的事情、工作照做,事情做完之后,心里就不要再想,不要再执着了,执持名号。事情来的时候,名号放下,专心办事;事情办好了,事情放下,一心念佛,这个样子佛也念好了,事也办好了。不是说事都不做了,没有这个道理的,那就与佛所说的法相违背了。

没有缘?没有缘不必强求,但是不能没有「愿」,度众生的愿。度众生的愿,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服务众生的愿,帮助众生的愿。我们愿意帮助众生,乐意帮助众生,全心全力帮助众生。众生接不接受?这个世间人多,这个地区众生不接受,那个地区的众生肯接受。成熟的地方,我们先去服务;没成熟的地方,等待成熟我们再来。一定要尽心尽力,福慧双修。

为自己是增长我执,增长悭贪,增长无明,那不是害自己吗?为众生才是真正为自己,为众生你才能够放下妄想分别执着,妄想分别执着都是为自己,为众生才能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。为一切众生,六大障碍才真正能够破除;悭贪是障碍,布施能把它破除;恶业是障碍,持戒能断除;瞋恚是障碍,忍辱能破除;懈怠是障碍,精进能破除;散乱是障碍,禅定能破除;愚痴是障碍,般若能破除。佛教给我们六个修学的原则,破除我们六种障碍;六种障碍破除之后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

妄想执着一放下,给诸位说,无始劫来所有一切业障统统消除。业障就是妄想、执着,就消得干干净净。因此,念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,换句话说,时时刻刻提起高度的警觉心,觉而不迷。怎样才是真正的觉而不迷?对一切境界绝对不起心动念,绝对不打妄想,不去执着,这个人就是觉而不迷。然后能帮助别人破迷开悟、帮助别人断恶修善,这是大慈大悲,这是自性起用。这样的人跟诸佛菩萨同心同愿、同德同行,他就成佛了。俗话常讲: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屠刀就是妄想、执着,只要你放下,立地就成佛。

我们用念佛的方法修清净心,清净心得到就成佛,所以才说「一念清净一念佛,念念清净念念佛」。假如我们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,一天念十万声、念二十万声,心地不清净,没有用。那就好比什么?念书念得很勤奋,一天到晚都念书,一考试零分,没有用,没有成绩出来。

要晓得,念佛成绩是什么?是清净心,要把自己的烦恼、习气、忧虑、妄想统统念掉。清净心现前了,这叫功德,念佛有功,心地清净是德;烦恼没有了,心地清净,这是德,这叫功德。这是我们人生第一桩大事,其他的是小事,其他的事情随缘,这是我们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。

我们今天讲,建立佛法,弘法利生,广度众生,这都是随缘,要记住,不是我们第一大事,我们随缘随分做,有机会就做,没有机会可以不做;自己了生死、成佛道,第一大事。众生很可怜,我没有能力都度,先一定要成就自己,恢復自己智慧德能,然后倒驾慈航来帮助他们,来得及。这就所谓是「正助双修」,一定要认识清楚。

学佛修行 知足常乐 学佛修行

学佛修行 知足常乐

民间有这么一则传说: 有一天,仙人吕洞宾突然动了凡心,要来人间渡化众生。他下凡以后,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蹲在路旁哭泣,觉得很奇怪,于是就向前询问原因。 小孩对吕洞宾说,因为家境贫困,老母生病无钱就医,所...
诵地藏经咒,消灾免难逢凶化吉 学佛修行

诵地藏经咒,消灾免难逢凶化吉

现时天灾、人祸实在是太多了,所以提议道友们多念诵《地藏经》和地藏菩萨的灭定业真言。相信大家很多人都受过八关斋戒,这个八关斋戒,最好是在六斋日里受持,因为四天王会在这六日下凡到人间来,视察我们人类是为善...
从贫穷到小康:学佛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学佛修行

从贫穷到小康:学佛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

文/北京定虑 2007年以前,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,没有文化,没有学历,更没有福报,在如今这个物质社会想生存都很艰难。当时刚刚16岁的我,为了生活不得已打拼着、忙碌着,伴随着艰辛、痛苦、压力和烦恼,日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