嘎玛仁波切:轮回之中所有苦里最严重的因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1
粉丝
戒杀放生评论阅读模式

佛教崇尚慈悲为怀,第一条戒律就是不杀生。当古印度的悉达多王子成就佛陀果位以后,发现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播种下的最终结果,跟究竟的快乐没有多大关系,绝大部分的“果”都是痛苦。如何把所有的痛苦,以及痛苦的根源断除掉呢?在证悟佛陀果位的修行过程中,伟大的佛陀观察到让一切众生感到痛苦的所有根源,是以“杀生”为主的所有不善之业力。所以,佛陀在觉悟以后,把轮回之中所有苦里最严重的因——杀生,作为佛教的第一大戒律。

从佛陀创立佛教至今已经过了两千五百多年,近两千六百年的时间里,佛教徒都奉行佛陀的教导,以不杀生、慈悲为怀为自己的准则。不杀生,一方面能够保护环境,保护大自然,这是最好的放生,不需要你去刻意放生,在你对环境的保护中,自然就会延续对众生生命的保护,这是无畏的布施。众生在受到保护的环境下,无需恐惧与担惊受怕,就像藏区一样,不会杀野生动物,也不会在山里对任何动物造成伤害。比如,在昌列圣山,不存在杀生的现象,尽力保护好环境,不需要刻意放生,很多生命自然就会免于死亡的恐惧,从恐惧中得到解脱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32062.html

如果一个地方,注重保护环境,爱护大自然,那么住在那里的人,福报会成熟在很多方面,比如延寿——长寿的人很多;身体健康,没什么疾病;如果有佛教的信仰,可以发愿往生后投胎到佛国净土等等。所以,“不杀生”对我们来讲,非常重要,也是我们修行要持守的一个根本戒律。

对于那些生在海边的人,从小对吃海鲜这件事觉得很正常。杀生,去索取其他生命的身体,作为自己的食物,对他们来讲,习以为常。最早,靠山吃山、靠海吃海,人们是为了生存而吃,就像藏族人,最早吃牦牛肉、吃猪肉一样。但是时间久了以后,人们已经不是为了生存而吃,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吃的欲望,想方设法去伤害别的生命,甚至有些人看到其他动物的尸体,或血淋淋活活杀死其他生命的过程,也能因此感觉到满足和欢喜。这种过度的贪婪,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,最后会导致什么呢?正是贪心者、纵欲者的灾难。身体的疾病、心灵的烦恼,业障此起彼伏纷纷现前,很多人对此完全无法掌控,充满着恐惧。

随着人类对众生的伤害愈演愈烈,人类自己的疾病也比以前越来越多,因癌症等重症死亡的人数也越来越多。以前人们认为,癌症的出现,是因为某些方面不够发达导致的,而事实上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疾病在几十年前都很少出现,因为那时经济并不发达,人们的吃穿用度都很有限,这些病是“富贵病”,所谓的“富贵病”,其实就是因为没能掌控自己的欲望而产生出来的疾病。作为一个佛教徒,能够早一点约束自己贪嗔痴等不良情绪,约束自己这种掠夺的心态,早一点掌控自己的思想,就能早受益。

例如,放生,应带着清净无私的心态,如梦如幻看待,如果环境准许,能够持续开展有智慧的放生,可以说功德无量!有些弟子每天坚持科学放生,财力、物力、人力等方方面面,包括时间的付出,都是非常多的,这种功德不可思议。能够将功德回向给六道一切如母有情众生,希望他们早日脱离轮回苦海,早日成佛,我们要做的就不止租船放鱼等生命这么简单,还要给它们念佛号,喝甘露水,让它们从此以后播种下成佛的种子。一直到它们成佛为止,你帮他们念过的经文、佛号,佛菩萨的心咒,让它们有机会喝到的甘露水等等,都会一直陪伴着它们。当这些被放生的生命,跨越过此生作为畜牲道众生的业报以后,它们也可能会变成一个像我们现在这样的一名修行人,有机会遇到佛法,然后又去度化别的众生,让更多的生命也有机会能够成佛,所有后面的这一切功德,跟我们现在的努力,是息息相关的。所以,我们说放生的功德无量,是不可思议的!

宣化上人:过去的人面疮 戒杀放生

宣化上人:过去的人面疮

冤冤相报,何时能了结?除非戒杀,否则将永无宁日。 在唐懿宗时,有位国师,名叫悟达禅师。他在长安居安寺讲经时,懿宗皇帝亲临法席,特赐沉水檀香的宝座。这时,他生起骄傲心,认为自己是高僧,不可一世。岂料妄想...
易经高手:做这事的多没好下场 戒杀放生

易经高手:做这事的多没好下场

该纪实是根据我的老乡、老同学余粮的口述记录整理成文的。余粮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《易经》、《八卦》的研究,精通预测、占卜数术,在我老家一带方圆二、三百里小有名气,他走街串巷,受到老乡们的尊敬。近年来,他发...
母鱼的精彩表演,折服了反对放生的丈夫 戒杀放生

母鱼的精彩表演,折服了反对放生的丈夫

金师兄怀孕期间,想要跟我们一起去放生,但是她丈夫非常反对。他丈夫不信佛,不理解放生,他说:“放什么生?鱼虾这些东西,本来就是给人吃的。” 他还时常买鱼回来,让金师兄“滋补身体”,说是对孩子有好处。金师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