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受外面境界影响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顺境没有贪恋、没有欢喜心,逆境没有怨恨、没有报復,这个世间全是假的。学佛有什么好处?告诉大家,好处就是不受外面环境影响了,这是真实的利益,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,我天天在清净平等觉的道路上。

怎样能够不受干扰、不受影响,那你的道业就能成就了。不但成就道业,在世法里头,你所经营的事业一定也成功,你的家庭和睦,你的生活健康、快乐,不受影响。这要懂得防范,最重要的要亲近圣贤,《弟子规》里面讲,亲近圣贤你才真正得利益。你看世出世间大圣大贤,他们的生活、他们的处事待人接物值得学。我们学佛的同学要发心带头,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32462.html

顺境里面不起贪恋,逆境里头、恶缘里头不起怨恨,始终保持清净平等觉,这叫功夫。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。你不被境界转,你就能转境界,能转境界就是如来、就是佛,我们得学这个本事。为什么?因为境缘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你想到这个,你对佛才佩服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善缘、顺境那是作美梦,恶缘、逆境是作恶梦,美梦恶梦统统都是梦,都不是真的,叫你不要染着,不要受它影响,这叫真修行。所以看破、放下。

从放下去做,放下帮助你看破,看破帮助你放下,看破是智慧,放下是定功,恢復到清净平等觉,觉是看破,清净平等是放下,这是你做真功夫。你在经典里面所学习到的,你要能应用在生活上,你就得受用,真的是法喜充满。

永远保持清净心、平等心,这叫道,不要被外面境界所转,这叫功夫,用现在话说,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。环境是没法子离开的,只要求我不受它影响,我不被环境所转,智慧就开了。这个首先的条件,要能忍辱,要能吃亏,不能忍不行,怕吃亏那也做不到,你的心永远不会定下来。所以古人讲的话好,吃亏是福,一点都不错。处处得要让别人,决定不要放在心上,你的心才放光,你才能照见;什么都计较就坏了,就错了,你的心就乱了,你智慧就没有了。

吃亏不是不清楚,要不清楚、不明瞭,你是糊涂人。吃亏是什么?心里清楚、明瞭,你是个智慧的人、明白的人。虽然吃亏上当,心里头痕迹都不沾染,这叫功夫。决定没有怨恨,不但没有怨恨,自然会生感激的心。为什么?他把我的境界提高,他来考一考,我就晓得我的功夫到什么境界。还有一点点瞋恚的念头在那里,自己赶快忏悔,我还不够清净,我还要努力,我还要升级。

顺境、善缘,你遇到的这个境界很顺,遇到一切都是好人,都讚叹你,来拥护你,帮助你;在这个境界里头,决定没有一丝毫贪恋,不容易!永远保持自己清净平等觉,不能有丝毫愚痴。因为顺境里头很容易起贪痴,逆境里头很容易起瞋恨,你看叫「贪、瞋、痴」三毒烦恼。三毒烦恼在哪里断?就是日常生活当中,天天看到这些人事物里面,把自己贪瞋痴磨掉。

所以蕅益大师,你看《灵峰宗论》里面讲得多好,境缘无好丑,好丑在自己的心,自己的心善,见尽虚空遍法界无一不善。所以都是善人,都是好事,我们用善心来看。如果用不善的心来看,这个世间上没有一个是好人,没有一桩是好事。转变在自己,不在境界里。所以世出世间的大圣人,他们能够成圣能够成贤、能够成菩萨能够成佛,关键在哪里?关键在能转,能转自己。自己转了,外面境界就转了。

一生只见一次面,为何不珍惜? 学佛修行

一生只见一次面,为何不珍惜?

如果我们走在路上,看到马路上这些人,你会不会想到这些人跟我们一面之缘,为什么不欢欢喜喜笑脸相迎?这种缘分,一面之缘,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。因此,明白了,觉悟了,就应当跟一切众生结善缘,结欢喜缘,不要结恶...
三日不读书,面目全非 学佛修行

三日不读书,面目全非

古时候的读书人常说,「三天不读圣贤书,面目全非」,这个话什么意思?三天不读圣贤书,不接受圣贤人的教诲,烦恼习气都现行,就面目全非,退转了。我们学佛又何尝不如此?三天不读经,三天不听经,我们的烦恼习气决...
智慧的佛法、慈悲的佛心 学佛修行

智慧的佛法、慈悲的佛心

学佛法的最终目的是要得到大智慧。只有有了智慧,才能够断烦恼、破无明。佛菩萨把我们人道称为烦恼道。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烦恼,比如身体不好了,家里钱不够用了,孩子的教育培养等,各种烦恼会伴随着人的一辈子。学佛...
无争无求,热诚助人 学佛修行

无争无求,热诚助人

学佛所以不能契入境界,不能够证果,原因在哪里?原因是被情执迷了,放不下。不单是在家同修,出家同修又有几个人能把情执放下?我们常讲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,难!这个东西障碍了我们。每一个人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