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人婬心不断,必堕魔类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9
文章
3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汝修三昧。本出尘劳。婬心不除。尘不可出。纵有多智。禅定现前。如不断婬。必落魔道。上品魔王。中品魔民。下品魔女。彼等诸魔。亦有徒众。各各自谓。成无上道。

——《楞严经》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36524.html


底下一段,佛给我们说明,你修行要是不断婬念,不但不能出三界,必堕魔类——妖魔鬼怪。

  这一段经文是:   

  纵有多智。禅定现前。如不断婬。必落魔道。

  “智”从哪里得来的呢?   

  不断婬念当然决定不是真实的智慧。

  我们晓得真实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,是从真心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,那是般若智慧。此地所讲的智慧,就是佛法中常说的“世智辩聪”——世间的聪明智慧,他有。“禅定现前”,这个禅定是世间禅定,如果修学得非常的如法,那就是经上所讲的“四禅八定”,这一种禅定现前的时候,我们一般世间人要是看到了,也会非常赞叹。譬如他一入定,能够十天、半个月不出定;甚至于定功更深的,一入定可以二、三个月才出定,我们看到这种人,必然是五体投地,佩服得不得了!

这真有工夫,这是得禅定的。

  得禅定能不能出三界呢?

  不见得。

  假如他有这个工夫,又一心念佛求生净土,那决定成功,决定得生。如果他不求往生净土,将来一定往生色界天、无色界天,不能出三界。
如果他这个婬念不断的话,他就堕到魔道去,那就非常非常可惜了。

  “魔”的特征是什么?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认识他?

  前面跟诸位报告过,魔不要怕,要紧的是你要认识他。你认识他,就不受他的害,他也障碍不了你。你要不认识他,你就上当了,你受他的害,他会障碍你。
“魔”的特征就是“婬心不断”。这就是魔,这决定不是佛,纵然打着佛的招牌,他的婬念、婬行不断,我们就知道这是魔王出现了。

  上品魔王。

  “上品”是定功深的。魔他也有定功,也有智慧,甚至于讲经说法也头头是道,或许也有些神通(有定就有神通)。神通根据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二种来源,一种是从禅定里面生的,另外一种是魔附身。后一种神通不是这个人的,是魔附在他的身,于是乎这个人就有神通了,魔要是离开了,他这个通的能力完全失掉了。“佛、菩萨决定不以神通做佛事”,换句话说,不用这个方法来接引大众。   

  中品魔民。下品魔女。彼等诸魔。亦有徒众。各各自谓成无上道。

  这一些妖魔鬼怪,在我们现今这个社会里面,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所谓是“邪师说法,如恒河沙”。这个时代,这些人很多很多,如果我们不认识他,学佛要是跟他学,则不会成就的;到最后纵然你学得很好,也变成了魔王、魔民、魔女,那就太可惜了!他们自己称说,他是成佛了,是成菩萨了,或者说他是佛菩萨再来的,但他的教诫当中,决定不禁止婬欲的念头,甚至于还赞叹,那麻烦就更大了。

方海权:原来念佛法门可以改造命运 改变命运

方海权:原来念佛法门可以改造命运

——摘自《人生改造命运要义》书籍 “现生即永受安乐,报终即登九品莲”是历来无数聪明智慧之人所祈求的结果。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,不单是要改变今生之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,而且要创造未来生中受大安乐,不受诸苦...
人不能没有志向 学佛修行

人不能没有志向

佛教导我们,首先是教我们发愿,古人教人首先是立志。志要不立,你做学问没有目标、没有方向,好比行船在大海里面,没有目标、没有方向,你这个船永远靠不了岸,不知道往哪里走,所以人不能不立志。人要立志,有坚定...
宇宙是真实的梦 学佛修行

宇宙是真实的梦

我们通过感官看到、听到、嗅到、尝到、接触到、感觉到、意识到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,所以就有所分别、有所执着、有所追求,心随外在事物变化而变化,以为真实的自己就是善变的自己,一会儿高兴,一会儿愤怒,一会儿...
学佛修行 绮语无益 学佛修行

学佛修行 绮语无益
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绮语,即得成就三种决定。何等为三? 一、定为智人所爱。 二、定能以智,如实答问。 三、定于人天,威德最胜,无有虚妄。 是为三。” 在美国迈阿密的一座水族馆里,曾经作过一个趣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