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善十益论 —— 依《玉立宝抄》阐扬善道之利

18668471455
18668471455
订阅者
73
文章
0
粉丝
行善积德评论阅读模式

为善十益论 —— 依《玉立宝抄》阐扬善道之利

《玉立宝抄》云:"善为福基,恶乃祸兆。"今特举为善十益,以明善道之广大,愿世人知而行之,则身心安泰,家国祥和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44145.html

一、立身之本

善者如良木,根深则叶茂。《宝抄》谓:"心田种德,五福自生。"持善之人,行止端正,不欺暗室,自然德馨远播,立身稳如磐石。

二、养心之方

常行善事,则心地光明。《宝抄》譬喻:"善心如明月,照破烦恼云。"施善之时,怨恨消融,忧愁尽散,胸怀坦荡,夜寐安眠。

三、延寿之诀

《宝抄》明示:"仁慈者,天必佑之。"医家云:善念生和气,和气养元神。故积善之人,气血调和,灾病远离,自然寿数绵长。

四、兴家之道

善能聚福,德可传家。《宝抄》曰:"善人家中,自有吉神呵护。"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家道必昌,纵遇险难,亦得化解。

五、济世之能

一人为善,化及一方。《宝抄》云:"善行如春风,所到皆生意。"恤寡怜贫,解纷排难,能使邻里和睦,风俗淳厚。

六、消灾之法

《宝抄》有言:"善能禳祸,如伞避雨。"平日积善,纵遇厄难,自有转机。昔有善人遇盗,盗感其德,反赠金而退,此即善力所致。

七、积福之要

天道好还,善有善报。《宝抄》谓:"善如良种,终得硕果。"济人一饭,他日或得千金之报;助人一臂,来年自有百祥相随。

八、留名之实

《宝抄》云:"金玉满堂,莫若善名流芳。"范仲淹置义田,包拯留清名,皆因善行不朽。善者虽逝,其德永存。

九、荫后之泽

善者必有余庆。《宝抄》曰:"祖上积德,子孙受荫。"昔窦氏行善,五子登科;林氏仁慈,三代显达。此皆明证。

十、成道之基

《宝抄》终言:"万善同归,皆成菩提。"善为修行根本,能消业障,开智慧,终至超凡入圣。

《玉立宝抄》云:"日日行善,如春园之草,不见其长,日有所增。"善之利益,广大如斯。愿诸君晨起一念善,夜寐一省身,则福不求而自至,祸不禳而自消。但知行善,莫问前程,天地神明,自有照鉴。

——依《玉立宝抄》精义撰述

林则徐后人收复香港 行善积德

林则徐后人收复香港

清朝的林文忠公(林则徐),他是反对英国输入鸦片的伟人。他如果要发财,当时发个几百万,是很容易的。他认为鸦片贻害人民,非常的严重,所以不怕用激烈的手段,烧毁了鸦片两万箱。后来,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攻打广东...
做好十件事,福报自然来 行善积德

做好十件事,福报自然来

第一件:知足常乐 平安是幸,知足是福,清心是禄,寡欲是寿。人之心胸,多欲则窄,寡欲则宽。宁可清贫自乐,不可浊富多忧。受思深处宜先退,得意浓时便可休。势不可使尽,福不可享尽,便宜不可占尽,聪明不可用尽。...
布施不幸家庭竟救回自己儿子 行善积德

布施不幸家庭竟救回自己儿子

我姓蔡,是一名老师,我要讲的这个事情是我发生在我学生身上的事情,堪称奇迹。 当年我有一名高三学生,时值4月,突然感到头晕,非常不舒服。刚开始以为是感冒,没有太在意,后来却高烧不止,没有办法继续上课,只...
痛苦源于内心的恶 行善积德

痛苦源于内心的恶

在我刚皈依佛门不久,内心经常有不少莫名的痛苦,由于对心灵的规律还理解不深刻,因此常常对因果报应存在种种疑虑。我曾经向我的一位德行极其高尚的师父请教:“因果报应到底成立不成立?如果成立,为什么像我这样善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