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马伊琍离婚,我们拼命追求的幸福为什么得不到?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51
文章
0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这几天,一直上热搜榜的是文章马伊琍分手,双宋离婚,相恋四年的另外两位明星分手了,结婚十年的某女明星含泪离婚了等等,出现这么多的新闻,还是令很多人惊愕,甚至表示不敢再相信爱情。

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,恰逢其会,猝不及防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20764.html

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,花开两朵,天各一方。

这世间的红男绿女,聊不来,处不来,越过越累,爱到最后,都只能选择分开。

说不上是谁的错,但有的人就是不合适,很无奈。

也许是,相爱容易,相处太难。

其实与此同时,世界的各个角落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发生,而我们身边的人还是会热衷于谈论“爱情”这个话题。

1.如胶似漆的感情

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《慧灯之光》系列中讲到:

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非常执着、非常在乎,感情如胶似漆的时候,其中一个人的一举一动,都会牵动另一个人的心。稍有不遂,便会生不如死;

当有一天两人分手、形同陌路,根本没有感情的时候,无论一个人发生任何事,也不会对另外一个人产生影响,更不会让他痛不欲生。

如果死抱着强烈的执着不放,就一定会产生极大的伤害与痛苦。这个伤害与痛苦,还将远远超过它当初给我们带来的幸福。

2.有漏皆苦

释迦牟尼佛除了告诉我们世界是无常的以外,还说了“有漏皆苦”——这个世界是痛苦的。很多人对此不能理解,所以认为佛教很悲观、很消极。

其实根本不是这样。佛说的痛苦有三种:

一个就是“苦苦”,这是大家公认的痛苦,比如生病、贫穷、死亡等等。

另外一个叫做“变苦”,变化的痛苦。是指虽然暂时拥有很好的生活环境,感觉不到痛苦,但如果有一天离开这种生活,没有优裕的生活条件以后,那时所感受的痛苦比普通人的痛苦还要强烈,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原来的生活。

3.更深细的行苦

“行苦”是更细微的痛苦。

《中观四百论》中讲得非常清楚:“胜者为意苦,劣者从身生,即由此二苦,日日坏世间。”

世界上有两种痛苦,社会底层的人往往是身体上的痛苦——吃不饱,穿不暖,还有体力劳动所导致的疲乏;上层的人就有精神上的各种痛苦,这两个痛苦每天都在折磨全人类。

佛永远不会否定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短暂、相对的幸福和快乐。

但佛认为,总的来说,这个世界用“幸福”这两个字来形容不太恰当,所以我们要力争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。

4.幸福,来自于心灵

当我们穷困潦倒、一贫如洗的时候,我们会认为:如果有一天自己想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,住上别墅,开上名车,戴上名表,穿上名牌衣服,那我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;

但是,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发财了,家财万贯、应有尽有,我们是不是真的像自己当初所想象的那样幸福呢?

也许在头一两年的时间中,我们感觉非常好,觉得自己很了不起,很幸福。

但这种幸福感不会往上走,反而会往下滑,当幸福感持续一段时间以后,就会慢慢消失,两三年以后,这种满足感已经找不到了,很多意想不到的痛苦又会产生。

5.拼命地去追求

我们错误地认为:所有的痛苦与幸福,都是外在的东西带来的,所以我们拼命地去揽权揽财、追逐美色,一直都在往外追求。

但金钱和名声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为了挣钱、为了夺名,人类不惜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青春,都投入到工作当中,破坏环境、消耗能源,尔虞我诈、互相算计,却没有警觉到,其实幸福与痛苦,都来自于心灵深处。

因为我们追求幸福的方法不得当,所以我们得不到幸福。如果这样都得不到幸福,那我们又何苦呢?

宣化上人:修行修什么? 学佛修行

宣化上人:修行修什么?

修行修什么呢?怎么立功德?就护持三宝,弘扬佛法,护持佛法僧三宝!所以我们出家人,你只要有一分的修行,那护法就护持你;你若有三分的修行,护法就给你七分的感应加被;如果你不修行,那就什么都没有了。所以一定...
印光大师:《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》 学佛修行

印光大师:《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》

人之修福造业,总不出六根,三业。六根,即眼,耳,鼻,舌,身,意。前五根属身业,后意根属心,即意业。三业者,一身业,有三,即杀生,偷盗,邪婬。此三种事,罪业极重。学佛之人,当吃素,爱惜生命。凡是动物,皆...
印光大师: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 学佛修行

印光大师: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

●持佛号时,杂念纷飞,此是多知多见,心无正念之现象。欲此种境象不现,唯专心痛念自己将欲命终,唯恐即堕恶道,励志念佛,了不起他种念头,久则自可澄清。(三)复丁普瀞书 ●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。习气少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