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贤老和尚的表法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41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『譬如大火,焚烧人身』,这是比喻五烧,五烧是现前受的。「若人能於五痛五烧之中,专一其心,制止意业之三恶。端正身心,言行如一,诚实不欺。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则能得福,度脱生死。」你看念老这几句话劝告我们多么重要,关键就是我们现在要认识,自己现前所处的环境是什么环境,杀生、偷盗、邪婬、妄语、饮酒,饮酒可以说是糊涂、迷惑。为什么要饮酒?大概就是烦恼太多,所谓以酒浇愁,让麻醉一下,暂时把它摆脱掉。殊不知恶习脱不了,罪上再加罪,麻烦可大了。所以,人能够在烦恼习气发作的时候,能够专心,回过头来制止贪瞋痴,这叫意业三恶。不应该有贪、有瞋恚、有愚痴,贪瞋痴所感的是地狱。造业,意业最深,修行人不在这上用功夫,我们的恶习气改不掉,念佛也不行。

真正念佛人,这是讲修行里头,方法最容易的,人人都能修的,就是把佛号念到句句连续而没有中断。像海贤老和尚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一句接着一句,睡觉的时候,念佛停止,一醒过来,佛号就接上,这就行。老和尚就用这个方法,他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一生没有念过一部经,一生也没有听过一次讲经,没接触过。就是老老实实的,师父教这一句佛号,一直念下去,他就真的一直念下去,从二十岁念起,念到一百一十二岁往生。一百一十二岁,身体健康,每天还到田地里面去种粮食,没休息过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29538.html

走的那天,他是晚上走的,白天还在菜园干一天,在菜园平地、拔草、浇水,可以说他工作是从来没有丢下过的。种植这些粮食,他不是卖,他除了自己小庙里头自己用之外,完全拿去救灾,看到很多没有粮食吃的人,他送给他们,修财布施。这个地区的,六、七十里路的他都送,没有交通工具,自己走路,挑着稻米、挑着菜到处结缘。你就想到,一百一十二岁身体那么好。所以没有人想到他会往生,身体好嘛,每天干事情没有休息,晚上念佛就走了,阿弥陀佛来接他。

我们相信,这个老人一生跟阿弥陀佛见面决定不少於十次,跟阿弥陀佛是老朋友了。他也求佛求很多次,求佛带他往生,佛告诉他:你修得很好,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,给学佛人做个榜样。所以他的寿命不是他自己修的,是佛力加持的。到什么时候来接他往生呢?佛说了一桩事情,有一天有信徒来看你,他带了一本书,这本书叫《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》,我就来接引你往生。他记住了,所以天天看有没有人送书。在我们想像当中,老和尚不认识字,大家都知道的,老和尚从来没有念过经,大家也知道的,老和尚就是一句佛号。所以,没有人带。

二O一三年一月,居然有个女居士,看老和尚,就带了这么一本书。老和尚一发现有人带了本书来,就问她,这是什么书?她就说这个书叫《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》。老和尚一听非常高兴,赶紧回寮房,把他喜爱的二十五条衣找出来,穿袍搭衣,捧着这本书,要求人给他照相。这个举动也使很多人觉得很讶异,老和尚一生,从来没有要求人给他照过相,这一天反常,要人给他照相。照完之後,第三天就走了。

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,他到极乐世界去观光去旅游去了不少次,跟阿弥陀佛见面很多次。他那个信愿是真实,一点都不假,对这个世间没有牵挂。既然阿弥陀佛要他表法,要他做榜样给人看,他就真的做出榜样。特别是给念佛的同修,希望这一生往生净土的同修,你看到老和尚这一生,你应当深信不疑,没有怀疑了。深信这一句佛号,它就能保佑你身心健康,自在快乐。老和尚每天干活不少,没有感觉到累,没有需要休息一下,他的体力超人,一百一十多岁。

下面这几句话我们要注意,要认真修习。「专一其心,制止意业之三恶。端正身心,言行如一,诚实不欺。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则能得福,度脱生死」。你看,我们活在这个世间,希望得福,这就教给你,你怎么样能得福,得福,没有灾难,能够度脱生死,这几句话很重要。

读经,要深解义趣 学佛修行

读经,要深解义趣

读经非常重要,难怪世尊在经典里面,不但教我们要读经,还要教我们「深解义趣」。对于经典讲的这些道理,要深深去理解,你解得愈深、解得愈广,你运用就愈自在。一定要用在生活上,用在工作上,用在处事待人接物,佛...
放弃享受,努力修学 学佛修行

放弃享受,努力修学

在这一生很短的时间,数十年寒暑一弹指就过去了,抓住这个时间好好的念佛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那个享受是你想像不到的。你在这个世间,亲戚朋友有天伦之乐,使你留恋;你到西方极乐世界,然后你就见到过去生生世世父...
宇宙是真实的梦 学佛修行

宇宙是真实的梦

我们通过感官看到、听到、嗅到、尝到、接触到、感觉到、意识到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,所以就有所分别、有所执着、有所追求,心随外在事物变化而变化,以为真实的自己就是善变的自己,一会儿高兴,一会儿愤怒,一会儿...
被掩盖的真相:人生众苦的源头是婬欲 学佛修行

被掩盖的真相:人生众苦的源头是婬欲

戒除邪婬,请关注我。我们大家共同努力,不忘初心,恢复正常,身心健康。 一切美丑、爱憎、好坏......都是唯心所现,业力的感现。通俗来讲就是众生妄心的幻想:母猪在公猪眼中是大美人,公猪在母猪眼中是白马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