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学的下手之处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51
文章
0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《华严经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这五十三位善知识,善知识就是中国人所讲的老师,他去拜老师。五十三个老师里面,出家人只有六个,其余统统是在家人。这些人代表各行各业,代表男女老少,这个用意很深,是叫我们真正学普贤菩萨十大愿里第一愿「礼敬诸佛」。所以告诉我们,真正在菩提道上修行的人,也就是以学生身分,学佛的人只有自己一个人,除自己之外,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,都是我的善知识。

难道这些人统统都是善人?没有恶人吗?五十三参里面有恶人,不完全是善人,你去看看五十三参,胜热婆罗门的愚痴,甘露火王的瞋恚,那是稍微不高兴马上就要杀人的,我们今天看起来,大魔王!所以里面你看到是有善有恶,换句话说,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。菩萨教给我们,在这个社会里头怎样去参学?善行的,我们跟他学习;见到那些示现恶行的,我们反省改过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31540.html

所以善人恶人、逆境顺境统统是善知识,一个平等恭敬心来修礼敬,这才是十大愿王里面的礼敬诸佛,实在是很不容易修学!可是我们要想求生净土,我们要想品位增上,那就一定要修学,为什么?因为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普贤菩萨的法界。《无量寿经》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那个地方的人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」,人人都是修十大愿王的。我们现在还没去,我们就开始努力来修学,往生必定提升品位。所以这是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修学。

佛法的修学下手之处,普贤菩萨第一愿「礼敬诸佛」,礼敬是修什么?就是折伏我慢。佛法如此,世法也不例外。从前教学,《礼记》是每个人必须读的,就像我们现在念《公民》、《修身》课本一样。《礼记》第一句话,「曲礼曰:毋不敬」,毋不敬就是一切恭敬。「礼」的定义是什么?自卑而尊人,自己要降下来,要尊重别人。

执着里面最坚固的执着是「我执」。有我,怎么可能平等?我总比别人要高一点,总比别人要强一点,就产生我慢,这是傲慢的烦恼。贫贱到了极处,所谓叫花子、要饭的,贫是没有财富,贱是没有地位,他傲不傲慢?一样傲慢。看到有钱的人、做大官的人走过去,他还在那里哼一下,「有什么了不起,不过有几个臭铜钱而已」,他还觉得他不在人之下

《礼记》一开头,圣人就教给我们「傲不可长」,儒家讲的是世间法,没有强调断烦恼,但是人家伏烦恼,不可增长。佛家要出三界,决定要断烦恼。断烦恼从哪里断起?傲慢的习气先断掉。所以佛法的修学,把你骄慢的习气折伏尽,然后才有资格学道。心清净了,对人才有恭敬心,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,这才能承受,这才成为一个法器,才能接受甚深之法。

晓得傲慢是与生俱来的,不要增长就好了。儒家是希望控制我慢,不要让它增长。佛法知道这个慢是大烦恼,贪瞋痴慢,一定要断;如果不断烦恼,我执是决定断不掉的。

甚深之法是如来平等性法,有一丝毫骄慢,佛不是不慈悲,不是不肯传授给你,传授给你没有用。这里传给你,那里漏掉了,所以叫有漏,漏是什么?就是你烦恼。所以首先一定要把见思烦恼断掉,见思烦恼断了之后,这才是个法器。

六道怎么形成的?就是我、我所变现出来的。初果须陀洹,他把我所舍掉了,人家就证得位不退。虽然没有超越轮迴,保证不堕三恶道,为什么?他把我所舍掉了;我没有舍掉,我所舍掉了,我贪、我瞋、我痴、我慢没有了,他舍掉了。须陀洹没有贪瞋痴慢了,所以称为圣人。到阿罗汉果,我执就破掉了,不但「我所」没有了,「我」也舍掉了,这就超越三界不再轮迴了。

周润发:我的精彩学佛人生 学佛修行

周润发:我的精彩学佛人生

周润发在接受《Jayne Stars》采访时说,计划将自己的财产(56亿港元,折合成人民币49亿元)全部捐给慈善机构。 他表示:钱不是我的,我只是暂时保管它。一语将金钱看破! 佛经中说:“财富乃五家共...
称念药师佛圣号可获五福 学佛修行

称念药师佛圣号可获五福

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自古以来,人类就在追求着五福。所谓的五福是哪五种呢?「五福」这个名词,原出于《书经》和《洪范》。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,大部分的人都听过「五福临门」这个成语,可是很少人真正了解...
大安法师:要有出离三界牢狱的道心 学佛修行

大安法师:要有出离三界牢狱的道心

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。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,所以不要盲目投资。要把我们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投注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,那就是修道了生脱死。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,人命无常,所以要常行精进。“常”就是不间断...
邪婬相貌丑陋,学佛修行成就帅哥 邪婬恶果

邪婬相貌丑陋,学佛修行成就帅哥

人天生的相貌真的可以改变,并且会非常迅速的改变。这是我的亲身经历,写出来供大家参考。我在大学二年级之前,相貌非常丑陋。自己平时都不忍照镜子,也因为自己的相貌而沮丧不已。所以在那之前,我几乎从不照相,遇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