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尊湛现:放生应该用什么心态来做?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1
粉丝
戒杀放生评论阅读模式

阿弥陀佛,诸位同学,大家好。

近期,我们要组织一个放生活动。关于放生大家要知道,何为放生?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32067.html

就是借助这外在的放生,这个条件来进行,培养自己的内心慈悲之生。

既然如此,在放生的过程中,要用让一切的众生得安乐这个心来进行造作,把放生的功德,回向给尽虚空、遍法界所有的众生,愿大家一切吉祥如意,早日发心皈依三宝,发菩提心,证无上道。

这样的发心,你们所得的功德是无量无边,不需要再画蛇添足,把功德回向给儿子孙子,丈夫妻子等等,没有必要。

另外,放生发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家人吉祥,儿子,孙子吉祥等等这种狭小的心量,自私自利的心量,即使所得的功德也不会大的。

啥时候能改变,断除自私自利的心呢。这种的心即使做了,也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。

大家要知道无论做任何的事项,不在于多与少,关键在于发心,真正的功德无量是无所求,无所得,这是菩萨行,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吉祥。这是真正的功德无量。

所以说功德是不求自得,如果有所求,这个所得的性质变成了有量。

虽然是有因有果,但是心若是有所求,属于福德,不属于功德。有所求也可以,我希望众亲不要用自私自利的心求好吗?

这种狭小的发心,所得到的果报也是萤火之光,所以说发心很重要,发心的心量越大越好。发多大的心,就会有相应的果报。

关于,什么是福德与功德的区分。福德是有为法,功德属于无为法。

当年禅宗初祖达摩祖师,来到我们东土(中国),梁武帝就接见了祖师,向祖师问到,说:朕(皇帝)建造塔庙,十里一寺,五里一庵,供养僧人无数,你说我有何功德呀?

祖师回答说,无功无德。当时皇帝心里很不愉快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

就是说明在发心的过程中,看我们用的是什么心态的方式,是有所求的心,还是无所求的心。

如果是有所求,这个性质就变成了福德,有量,有限的。如果无所求的心,这个所得是无量无边,不可称不可量。

这个功德是指内心的境界,而不是说对影像的获取。影像就是指尘世间的所有的一切万事万物。

其实大家要明了,我们发心做任何事情,不求自得,只要发心,无论是善,还是恶,只要一发心造作,果报自然就会形成的,不需要故意再单独考虑果报如何,如影随形。

俗话说,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只要努力做,果报自然现。

发心布施做功德,也要具足智慧,否则会适得其反。

比如,用情执的心;情执,是分别心,是狭小的心,歪曲的心,自私自利的心,无明的心。这是我父母,妻子,丈夫,儿孙,这个是我的朋友,等等,感情用事。这是错误的。

用圣义菩提心:就是慈悲心,是智慧的心,平等的心,觉悟的心,清净的心,成就的心。所以说这个发心非常重要。

所以说大家发心做功德,不光是为了培养福报,贪图影像,最主要的是为了修行,了脱六道生死轮回,回归于本来的自我。

好了,阿弥陀佛,释桑吉。

观音菩萨慈悲,放生延寿增福禄 戒杀放生

观音菩萨慈悲,放生延寿增福禄

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,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,尚未出仕前,于辛巳年秋天,染患重病,医生误投药剂,生命陷于危险。屠太守病中立誓,愿以利人济物,忏悔自己业障,其他俗事,一概不再牵挂。有一夜,观音大士感...
放生蛇反被蛇咬,原来竟是这种因果! 戒杀放生

放生蛇反被蛇咬,原来竟是这种因果!

民国时期,周群铮居士家乡有个做面的工人陈某,有一天看见捕蛇人抓了条蛇,心生怜悯,因此买来放生。谁知蛇在水边很久都不离开,陈某想用脚拨一下,结果蛇反而把陈某的脚给咬了! 旁边人说,这蛇真是以怨报德啊!陈...
无为:表哥的两次放生果报 戒杀放生

无为:表哥的两次放生果报

不久前,我跟表哥谈起放生的功德利益,他对我讲起他下乡当知青时的一段经历:他是下乡知青,在知青返城时,当时他无权无势,要想回城比登天还难。有一天,他们那里有几个知青抓了条鲤鱼,几个人商量着烧着吃,打牙祭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