遭种种众厄,贫穷困苦、忧恼逼迫者离苦得乐的简要方法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41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图片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敬请常念:南无地藏菩萨!

图片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42222.html

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

梦参老和尚

“复次,若未来世诸众生等”,可以说也是指我们;“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,但遭种种众厄,贫穷困苦、忧恼逼迫者”,我求佛菩萨加持让我现生没什么厄难;“亦应恭敬礼拜供养,悔所作恶,恒常发愿,于一切时、一切处,勤心称诵我之名号,令其至诚。”

这个“我”是大我,要像我们就不能这样说了,但地藏菩萨就可以这样说:恭敬勤诵我的名号,但是得至诚一点。

最初念的时候,不见得相应,不见得至诚,一千声、一万声中间总有几声至诚的,念念地就清净了。心里静不下来,耐心一点,气息调匀了、沉静了,总有这么一念,一点点地至心。

“亦当速脱种种衰恼,舍此命已,生于善处。”这都是指三业没清净的,拜完忏,掷了占察轮,始终没清净。这时候求地藏菩萨的目的,也不想求成佛,也不求禅定智慧,也不想别的,现身的贫困痛苦给我消除了就行了。那只要勤念我的名号,不论坐车上、走路上、打工的时候,这个手做,心里念。

我经常用收音机或电视机的线路来比喻我们的脑筋,我们这个脑筋左一根弦、右一根弦的,如果是解剖医生来看,所有的花纹路就是我们的电路。你在这边念经,另一个脑子已经想到市区里去了,但是念经的脑筋还在这儿念——有没有啊?有时候你手里这样做着,心里头可是念着另一件事呢!

拜地藏菩萨或者念观世音菩萨是一样的。有些人对于地藏菩萨想到是塑像,其实你自己就是地藏菩萨。地是“心地”,藏是“性藏”,人人都具足心地性藏,观音亦如是。

我跟大家讲了好多次了。一天到晚这样念,舍了报身,不是天就是人,或生净佛国土。

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 学佛修行

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

《金刚经》上佛教大家修学的总纲领,两句话,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。这两句话是修行的总纲领。无论你修学哪个宗派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总纲领就这两句话。「不取于相」就是不着相...
生处转熟,熟处转生 学佛修行

生处转熟,熟处转生

我们念佛的目的就是把妄想给念掉,不念佛就打妄想,念佛就不打妄想,用念佛这个方法把妄想打掉,那就成功了。我们的妄想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,很熟了,时时刻刻妄念自然就起来,不需要去作意,它就起来了。佛号太生疏...
一生不违背道德 学佛修行

一生不违背道德

五伦是天道!你能够随顺,有亲、有义、有别、有序、有信,这叫德,随顺道就称之为德。教,教这五个科目;学,也是学这五个科目,教学是一不是二。所以长辈一定做给后辈看,他一生为人处事、待人接物决定不违背道德。...
说柔软语的必要性 学佛修行

说柔软语的必要性

如果不经观察随便揭露别人过失,说特别难听的粗语,将会扰乱他人的心,对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来讲,则失毁了菩萨的高尚行为。因此,不管在什么场合中,与什么样的人交往,都应该说温和悦意、具有实义、吐词清楚的语言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