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 ! 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2
粉丝
传统文化评论1阅读模式

智慧的家庭都把这样东西给予了孩子!赶紧对照一下!

捧在手里怕摔了,含在嘴里怕化了”,这几乎成了,每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独特描写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42890.html

极尽全力,给孩子们最好的一切,是现在所有父母的共识。吃穿住行用,每个方面,不一定比别人好,但是一定不能比别人差。更有甚者,极尽奢侈给孩子享受,吃则星级餐厅、穿则名牌服装、用则国际奢侈品,觉得这是对孩子好。

殊不知,就是你,在坑害孩子,严重些讲,这是在杀人!

自古便讲: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!

这是说,自身的德行及福报,要与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,否则便会引来灾祸。

虽然,每个孩子生来便带有运气,但这运气却是有定数的,在孩子小的时候,没有行事能力的时候,是无法为自己修得更多的福德的。

假定孩子一生的财富之福是一百万,一生的寿命之福是一百岁,那么每年受福一万,细水长流,则足够孩子百年之用,孩子亦可顺利得百年寿命。

但是,一次性将一百万,给孩子享用,若他福德不够,必然导致祸事,轻则疾病缠身,重则丢掉性命。

有很多善知识平日总是询问,孩子这里不好,那里不对,也找不到什么原因,这是为何?

其实,非常简单,多半便是你们当父母的造成的!你给他的东西太多、太贵重了,他宿世修来的福德承受不来,他无法消受这么大的运气。除非他将来长大一些,能够在父母的带领下,发善心、为善行,为自己慢慢积累福德,否则你供孩子挥霍的资本,便是让孩子福尽人亡的凶刀!

所以,做父母的一定要清楚,你的便是你的,你获得的所有财富、资源,那是你自己修来的,你有资格享用,但是不代表孩子便有资格享用,更遑论有些人的财富来得并不善,给孩子财富享受的同时,也是将自己的业报一并附加在孩子身上。

明朝嘉靖年间,有一位乡绅,祖辈都勤俭节约,乐善好施,慢慢积累下万贯家资。有一年冬月,孩子出生后请来一位算命先生,帮孩子望气,说此子福泽绵长,运势非常之好。乡绅高兴之下,在孩子满月之时,屠牛宰羊,大摆宴席,极尽奢靡。

可是,孩子没活到三岁便夭折了,这位乡绅一直埋怨算命先生,说他算得不准。后来,请高僧为孩子超度的时候,询问僧人,才知道,孩子是“福尽而死”。

世间,这样子的事情,不在少数,我们很多时候都讲富不过三代,其实不是子孙没有本事,而是很多时候,父辈早早地便将孩子的运气挥霍尽了。

所以你看,但凡聪明的家庭,给予孩子最多的都是“德育”,不是“财育”,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、德行,而不是直接给财富让他挥霍。

那么,该怎么做呢?

首先,便是不要去攀比,顺其自然,不要尽自己全力,将自己的fu报强加在孩子的身上。万万要记住,很多时候,你所谓对孩子好,其实是在害孩子,反而朴素一些,才不会折损孩子运气,才是真的对孩子好。

其次,对孩子更多进行德行教育。有很多父母,习惯性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,学习好便任其妄为,学习不好便抹杀孩子一切,一棒子打死。这其实,极其错误,对于一个人而言,德行远比学习重要的多,福德你看不见,但它对命运的影响力远大于学习成绩。。

最后,便是帮助、教导孩子积福,只有孩子广修福德,才可承受更多运气

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:改过之法(白话文) 了凡四训

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:改过之法(白话文)

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:改过之法(白话文) 人,既然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,那里能没有过失呢?孔子说:‘过则勿惮改。’ 只要有了过失,就不可以怕改。所以袁了凡先生在讲过改造命运的道理方法后,就接著把改过的方法...
传统文化如何转变命运 传统文化

传统文化如何转变命运

传统文化如何转变命运(一) ——提升运势·延寿增福·增长智慧的妙理 如同公益广告一样,这一本书也属于公益书。 人类文明到了高度发展的今天,人类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宇宙知识,但对于人生的真相和命运...
受持流通太上感应篇之利益 太上感应篇

受持流通太上感应篇之利益

天下不治,匹夫有责。谓其善教儿女,俾成贤善。以之风于一乡一邑,以及天下之谓也。吾常谓教子为治平之本,而教女为尤关切要。以女有相夫教子之权,女若贤善,则其婿与儿女皆贤善矣。故又曰,治家平天下之权,女人家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