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 ! 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1
粉丝
传统文化评论1阅读模式

智慧的家庭都把这样东西给予了孩子!赶紧对照一下!

捧在手里怕摔了,含在嘴里怕化了”,这几乎成了,每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独特描写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42890.html

极尽全力,给孩子们最好的一切,是现在所有父母的共识。吃穿住行用,每个方面,不一定比别人好,但是一定不能比别人差。更有甚者,极尽奢侈给孩子享受,吃则星级餐厅、穿则名牌服装、用则国际奢侈品,觉得这是对孩子好。

殊不知,就是你,在坑害孩子,严重些讲,这是在杀人!

自古便讲: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!

这是说,自身的德行及福报,要与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,否则便会引来灾祸。

虽然,每个孩子生来便带有运气,但这运气却是有定数的,在孩子小的时候,没有行事能力的时候,是无法为自己修得更多的福德的。

假定孩子一生的财富之福是一百万,一生的寿命之福是一百岁,那么每年受福一万,细水长流,则足够孩子百年之用,孩子亦可顺利得百年寿命。

但是,一次性将一百万,给孩子享用,若他福德不够,必然导致祸事,轻则疾病缠身,重则丢掉性命。

有很多善知识平日总是询问,孩子这里不好,那里不对,也找不到什么原因,这是为何?

其实,非常简单,多半便是你们当父母的造成的!你给他的东西太多、太贵重了,他宿世修来的福德承受不来,他无法消受这么大的运气。除非他将来长大一些,能够在父母的带领下,发善心、为善行,为自己慢慢积累福德,否则你供孩子挥霍的资本,便是让孩子福尽人亡的凶刀!

所以,做父母的一定要清楚,你的便是你的,你获得的所有财富、资源,那是你自己修来的,你有资格享用,但是不代表孩子便有资格享用,更遑论有些人的财富来得并不善,给孩子财富享受的同时,也是将自己的业报一并附加在孩子身上。

明朝嘉靖年间,有一位乡绅,祖辈都勤俭节约,乐善好施,慢慢积累下万贯家资。有一年冬月,孩子出生后请来一位算命先生,帮孩子望气,说此子福泽绵长,运势非常之好。乡绅高兴之下,在孩子满月之时,屠牛宰羊,大摆宴席,极尽奢靡。

可是,孩子没活到三岁便夭折了,这位乡绅一直埋怨算命先生,说他算得不准。后来,请高僧为孩子超度的时候,询问僧人,才知道,孩子是“福尽而死”。

世间,这样子的事情,不在少数,我们很多时候都讲富不过三代,其实不是子孙没有本事,而是很多时候,父辈早早地便将孩子的运气挥霍尽了。

所以你看,但凡聪明的家庭,给予孩子最多的都是“德育”,不是“财育”,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、德行,而不是直接给财富让他挥霍。

那么,该怎么做呢?

首先,便是不要去攀比,顺其自然,不要尽自己全力,将自己的fu报强加在孩子的身上。万万要记住,很多时候,你所谓对孩子好,其实是在害孩子,反而朴素一些,才不会折损孩子运气,才是真的对孩子好。

其次,对孩子更多进行德行教育。有很多父母,习惯性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,学习好便任其妄为,学习不好便抹杀孩子一切,一棒子打死。这其实,极其错误,对于一个人而言,德行远比学习重要的多,福德你看不见,但它对命运的影响力远大于学习成绩。。

最后,便是帮助、教导孩子积福,只有孩子广修福德,才可承受更多运气

状元乃是骑墙人:古人为何戒色? 传统教育

状元乃是骑墙人:古人为何戒色?

现代人都崇拜明星、美女,美女、帅哥天天挂在口头,再提戒色可能就被笑话精神有问题,古代人能做到拒色、戒婬,其实有其背后的深刻玄机。 这是一个关于嘉靖某生及时悔过,并考中状元的故事。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有位书...
刘金莉: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 传统文化

刘金莉: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

今天我和大家谈的话题,叫“弘扬中华文化,促进社会和谐”。我讲三点:第一个就是中华文化中的治国理念,第二就是中华文化中的和谐思想,第三我们特别重点讲一下中华文化对于我们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。 (一)中华文...
秦东魁:弟子规第三讲 传统教育

秦东魁:弟子规第三讲

今天讲“亲所好,力为具,亲所恶,谨为去”。 父母所喜好的东西,应该尽力去准备;父母所厌恶的事物,要小心谨慎地去除掉,去改正,包括自己的坏习惯。 “亲所好,力为具”,其实就是讲要养父母之心,养父母心很重...
大力流通《寿康宝鉴》的意义 寿康宝鉴

大力流通《寿康宝鉴》的意义

如《寿康宝鉴》所揭示的,少年学业顺利,中青年事业兴旺,老年健康长寿是人生的正当追求和理想,实现人生的理想与我们在处理性关系、性生活上遵循伦理要求、符合生理规律有直接和密切的关系。接受《寿康宝鉴》关于合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