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德承福论

18668471455
18668471455
订阅者
77
文章
0
粉丝
行善积德评论1阅读模式

古语云:"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。"(《左传》)世人常叹命运多舛,殊不知吉凶祸福,皆由己造。善者,天必佑之;恶者,神必殛之。今引经据典,以证善德之报。

一、一念之善,转祸为福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44097.html

《晏子春秋》载:齐景公时,荧惑守虚,占者谓将有大灾。晏婴谏曰:"修德可禳。"景公乃发仓廪,赈贫民,恤鳏寡。未几,荧惑徙舍。此与宋景公之事相类,足证人君修德,天变可弭。故曰:"福压百祸"。

二、阴德阳报,如影随形

《汉书》记:于公治狱,多所平反。其闾门坏,父老共治之。于公曰:"少高大,令容驷马高盖车。"后其子定国果为丞相。此所谓"善灭百灾"者也。又《后汉书》载:王忳夜宿空舍,有书生托梦言冤死,乞葬。忳如其言,后得金十斤。此乃"一正镇百邪"之验。

三、积善余庆,贻厥孙谋

《宋史》记:司马光家训云:"积金以遗子孙,子孙未必能守;积书以遗子孙,子孙未必能读;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,以为子孙长久之计。"其家族历数百年而不衰,此即"修心修德,种福子孙"之明证。

四、善不唐捐,终有福应

《感应篇》云:"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。"晋陶侃母湛氏,截发易酒以待客,后侃果显达。此非"心若向善,福自降临"乎?又唐狄仁杰夜拒美妇,后乃知是神明试探。此即"行若正,天必佑"之验。

《易经》曰:"善不积不足以成名,恶不积不足以灭身。"观古验今,福报之理昭然若揭。故劝世人:

1. 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

2. 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

3. 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

盖因"人为善,福虽未至,祸已远离;人为恶,祸虽未至,福已远离"。愿诸君勉之。

两则行善积德的善报 行善积德

两则行善积德的善报

积善之家  必有余庆 我的姑婆,夫家姓李,住在县城四区(风华镇风华村)石板印村民组。我姑公家的爷爷、父亲和我姑公都是单传。 他们都非常善良,从我姑公的奶奶辈开始做善事。 姑公家门前有一棵古老的枫树,树...
布施囚犯米粮,子孙显贵 行善积德

布施囚犯米粮,子孙显贵

浙江宁波,古称鄞县,县衙有一书办曰杨自惩,此人宅心仁厚,守法公平。 时任县令十分严肃。一日,一囚犯触怒县令,县令命人将囚犯打得血肉模糊还未消气,杨自惩跪在地上帮囚犯求情。县官不解,说:这个囚犯做的坏事...
良心是人之根本 行善积德

良心是人之根本

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先生,有一天率领学生到别处讲学。行经路上,听到两个妇人在吵架,其中一人对着另外一人骂道:“你一点天良都没有,你不讲天理”另外一个妇人回骂:“我怎么没有天理,你才没有良心呢!” 王阳明听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