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直报怨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51
文章
0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世出世间这一些圣人,教诲我们,在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什么?孔老夫子说:「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」,何况佛家教导我们「大慈大悲,怨亲平等」,这是在生活当中修忏悔法。别人对我们好,这有恩,我们要知恩报恩。现在世间人,为什么忘恩负义的人这么多?不知道恩德。

连世间圣人都教导我们以直报怨、以德报德,我们要知恩报恩。纵然别人毁谤我们、侮辱我们、陷害我们,我们也以清净心对他,以真诚心对他,这是以直报怨。这个直就是佛家讲的直心,就是真诚、恭敬,我们还是以真诚心、恭敬心对他,这是理,这是做人的道理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sew.com/32841.html

为什么?绝不跟人结冤仇。要晓得冤仇结了之后,生生世世报不完的,冤冤相报,那到什么时候才了?今天,别人毁谤我、侮辱我、陷害我,这是我们的果报。他为什么不去毁谤别人?他为什么不去陷害别人,他陷害我?我一定是过去生中,毁谤他、陷害他,今天碰到了,他来毁谤我、陷害我,冤冤相报,应当要接受,这个帐到这里就了了,我再不起怨恨心了,再不起报復心了,这个帐到这里就结了,没了,没事了。

所以学佛一定要记住,如何把过去生中跟一切众生结的怨,在这一生当中都把它化解掉。你说好不好?一生当中未尝有一个我怨恨的人、我看不顺眼的人,没有,这叫真修行,他纵然是侮辱我、伤害我,处处跟我作对,这是什么原因?过去生中遇到了,不是这一世的,前世的,我们决定不能冤冤相报,我们一定在这次就把它化解。

化解的方法,无论他对我用什么手段,他打我、他骂我、他冤枉我、他陷害我,我们都要用真诚清净平等心、爱心去对他,把它化解。他不理我无所谓,别放在心上,下次见面,无论在什么地方、在什么场合,我们对他恭敬,我们对他爱护,他有困难我们全心全意帮助他,把这种怨恨化解,这就对了。

一切众生跟自己没有两样,怨亲平等,连生佛都不二,所以要懂得怨亲不二,自他不二。常常思念佛在经典这些宝贵的教训,念念在心,依教奉行。如果对于这些冤家债主还有一念不平之心,马上要求忏悔,我错了,他为什么跟我结怨,当然是我自己做得不好,不能令他满意,我自己应当改正自己的缺陷,改正自己的毛病,希望做得更好,能令他满意,这叫学佛,这叫顺性。不可以随顺烦恼,不可以随顺习气,要随顺佛性,随顺自性。

你要是想通了,想明白了,所有一切缘都是对你修行提升境界的增上缘,对你都有好处、都有帮助。帮助你断烦恼,帮助你消业障,你要感恩,这真话。毁谤我的人、侮辱我的人、障碍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,对他们统统要感恩。没有这些人,我们无始劫造的这些罪业怎么消?这些人对于我们这种行为,消业障的。

学佛,我常讲,我们用什么功?在哪里用功?头一条,把内心深处对一切人事物对立化解掉。别人跟我对立可以,我不跟人对立,从这里学起,你的德行、你的功夫才真会有成就。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就是从这里学起的,还跟别人有对立,都没有,真诚清净平等觉全没有了,慈悲都没有了,这要知道。

所以化解灾难、化解怨恨、化解冤仇,从哪里做?从自己,不从对方;要从对方的话,永远不能化解,从自己,这个功夫要做。念佛的人用一句佛号,念念都是阿弥陀佛,把所有一切冤亲债主全部解脱了,全部化解了。化解之后,心情自在快乐,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

观音菩萨的14种无畏功德 学佛修行

观音菩萨的14种无畏功德

《楞严经》卷六载,观世音菩萨闻熏闻修,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、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,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。 一者,由我不自观音,以观观者,令彼十方苦恼众生,观其音声,即得解脱。 灭除苦...
先把执着放下 学佛修行

先把执着放下

恒顺众生,自己没有意见,什么都好,欢欢喜喜,与一切众生结欢喜缘。欢欢喜喜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叫妙用。有我的意见、有我的看法就不妙了,为什么?你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是凡夫,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...
佛说守持不婬戒的五种功德利益 学佛修行

佛说守持不婬戒的五种功德利益

什么叫不婬戒呢?守持不婬戒者可获得五种功德利益,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诸佛所竭力赞叹。不婬欲者,具备佛的威仪,身体香得如佛一样。 是哪五种功德呢?一、以正知正念摄持眼识,不视婬色。假使美色出现于眼前,...
婬心不断,往生实难---大德警语汇集 学佛修行

婬心不断,往生实难—大德警语汇集

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,尤其是净宗的同修们,一定会深自庆幸守身如玉,以对配偶的忠实而引以为荣。当然,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守五戒、行十善,是最最起码的条件,可是仅仅念佛、诵经、守五戒、断邪婬,就能保证一定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